[实用新型]一种野生花鲈鲤人工驯养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3037.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8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春;张友存;徐文波;黄桂香;官鹏;李志明;王正兴;王罗苍;宋秀华;蒋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市江川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江川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6526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花鲈鲤 人工 驯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生花鲈鲤人工驯养池,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池底、池埂、隔音板、L型通道;所述池底上设有湖砂,池埂外设有L型通道,L型通道与池埂相通,进水管设置在L型通道上方池埂上,池埂上设有排水管、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上设有通风隔音通道和进出门;本实用新型营造安静、仿生的自然环境,避免野生花鲈鲤刚入池时,从天然的大水面到人工小水体中,因环境改变,受惊乱窜,迅速游动撞击受伤;其次,可防止花鲈鲤抢水跳跃,跳出池塘或撞击受伤感染疾病死亡,降低花鲈鲤驯养期的死亡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野生花鲈鲤人工驯养池。
背景技术
花鲈鲤为抚仙湖常见重要经济鱼类,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0公斤,但产量不大,花鲈鲤属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对维护水域生态平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外来生物入侵、过度捕捞、鱼类天然产卵场的破坏及人们社会活动等种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繁殖及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花鲈鲤数量急剧减少,个体有逐渐缩小的倾向,正在步入濒危物种的行列。
野生花鲈鲤放入驯养池后,刚从自然的大水面到人工小水体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很容易受惊在水中迅速游动、乱窜,导致擦伤,引起致病菌感染发病死亡,且花鲈鲤喜抢水跳跃,经常跳出池塘受伤死亡,导致花鲈鲤死亡率较高,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境安静、避免跃池的野生花鲈鲤人工驯养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花鲈鲤人工驯养池,L型通道设于池外,L型通道的水平通道口较小,避免花鲈鲤游至进水管下方,抢水跳出驯养池受伤死亡,且进水管悬空设于L型通道上方池埂上,可产生自然流水的声音,并能保证微水流和水质清新,隔音板可通风,实现空气对流,使池内空间空气流通,确保空气清新,避免池内空间氧气减少,导致水中溶氧降低,影响花鲈鲤的生长,甚至缺氧死亡,从而可预防花鲈鲤因对环境不适应,饵料不适口,受惊以及乱窜乱跳机械损伤等物理因素引起感染致病菌发病死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野生花鲈鲤人工驯养池包括池底1、池埂2、隔音板3、L型通道4;所述池底1上设有湖砂5,池埂2外设有L型通道4,L型通道4与池埂2相通,进水管6设置在L型通道4上方池埂2上,池埂2上设有排水管7、隔音板3;所述隔音板3上设有通风隔音通道8和进出门9。
作为优选,所述池埂2上留有操作通道10。
作为优选,所述池底1和池埂2表面采用水泥抹光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营造安静、仿生的自然环境,避免野生花鲈鲤刚入池时因环境改变,受惊乱窜受伤;其次,可防止抢水跳跃,跳出池塘或撞击受伤感染疾病死亡,降低花鲈鲤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顶部隔音板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隔音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池底、2-池埂、3-隔音板、4-湖砂、5-L型通道、6-进水管、7-排水管、8-通风隔音通道、9-进出门、10-操作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市江川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江川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未经玉溪市江川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江川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3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团棘胸蛙仿生态人工驯化池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钢杆伸缩激光遥控教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