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发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4481.4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敬美;郑绪东;汤建国;夏建军;李志强;雷萍;尚善斋;王汝;王程娅;袁大林;陈永宽;冒德寿;李正风;龚为民;马晓龙;成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51;A24F4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任文娟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发热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发热组件,其包括支撑芯轴(3),其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和电极(2);发热体(1),其表面印刷有发热电路轨迹,发热体(1)与电极(2)固定连接;支撑芯轴(3)与发热体(1)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发热组件的发热体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实现连接,解决了现有发热元器件生产工艺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且有效避免了当前发热体或温度传感器失效带来的发热元件的整体报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不燃烧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发热元件是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具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通常具有发热和测温两种功能。发热线路和测温线路通常依附在同一基体材料上,生产时需发热线路和测温线路一般先后生产,生产工艺流程较长,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发热元件在发热线路和测温线路的使用寿命一般不同,当发热线路或者测温线路某一部分失效时,会导致发热元件的整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发热组件,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发热线路或测温线路失效带来的发热元件的整体报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发热组件,包括:
支撑芯轴3,其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和电极2;
发热体1,其表面印刷有发热电路轨迹,发热体1与电极2固定连接;
支撑芯轴3与发热体1拆卸连接。
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发热组件,支撑芯轴3为金属、合金或非金属材料。
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发热组件,发热体1为金属、合金或非金属材料。
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发热组件,支撑芯轴3与发热体1为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
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发热组件,支撑芯轴3与发热体1的接触面为绝缘接触。
上述所述的装配式发热组件,电极2焊接在发热体1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发热组件为圆棒状,优选地,圆棒的直径为φ1.8mm~φ3.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发热组件基体材料为陶瓷材料,优选地,可选用氧化铝含量为96wt%的氧化铝陶瓷;发热线路采用丝网印刷后烧结的方法与基体材料结合,优选地,发热线路的主体材料选用金属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芯轴3为金属材料,优选地,可选用430不锈钢;支撑芯轴3与发热体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发热体1的发热线路印刷在基体材料外表面,与支撑芯轴3直接接触的为基体材料外表面,该基体材料最优选为96wt%的氧化铝,为不导电的绝缘体,可确发热体与支撑芯轴之间的绝缘。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金属材料,优选为铂金属。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温度传感器4通过印刷后烧结的方法附着在支撑芯轴3上,实现与支撑芯轴3的微观连接与位置的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发热组件的发热体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实现连接,解决了现有发热元器件生产工艺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且有效避免了当前发热体或温度传感器失效带来的发热元件的整体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4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