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养鱼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5325.X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启国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94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养鱼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藕池,藕池设置于池体一侧,池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坑,排水坑通过管体与藕池连接,排水坑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池体内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设置于远离藕池一侧的侧壁上,池体上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设置于池体的中部并与池体的长边平行,螺纹杆一端连接有电机,螺纹杆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与螺纹杆活动连接,池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横杆的两端设置于滑槽内,横杆上可拆卸连接有投食盒。该养鱼池可解决现有的养鱼池存在频繁换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及人工投食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鱼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生态养鱼池。
背景技术
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传统的养鱼池需要定期对养鱼池内的水体进行换水操作,以增大养鱼池水体中的溶解氧,并减少鱼类排泄物对水质的影响。换水时将鱼池内的水体全部抽出排放,然后注入新的水体,换水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体中的粪便等排泄物也会对下游水质造成污染,同时换水还增加养鱼池的养鱼成本。
现有的养鱼池一般是人工进行撒料喂养,人工撒料时不仅投食效率低,投食不均匀,而且工人们的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养鱼池,该养鱼池可解决现有的养鱼池存在频繁换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及人工投食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藕池,藕池设置于池体一侧,池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坑,排水坑通过管体与藕池连接,排水坑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池体内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设置于远离藕池一侧的侧壁上,池体上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设置于池体的中部并与池体的长边平行,螺纹杆一端连接有电机,螺纹杆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与螺纹杆活动连接,池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横杆的两端设置于滑槽内,横杆上可拆卸连接有投食盒。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池体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藕池的高度,池体内的水体可通过排水管排进藕池内。电磁阀与外界电源连接,池体的鱼类粪便以及饲料等颗粒形废物一般会沉降到池体底部,开启电磁阀,排水坑与藕池连通,水体在重力作用下依次通过排水坑、管体流进藕池内,水体流出时,排水坑处会形成漩涡,水体将颗粒废物带走,一同排进藕池内,粪便和剩余饲料便可为藕提供营养,增加藕的生长速度。排出一定量的水体后将电磁阀关闭,此时,鱼池内的粪便等废物已基本排除,鱼池内的水量减小,通过进水口向内补水即可,该设计无需完全将鱼池内的水体更换,便可实现排泄废物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水体的使用量。
池体上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与池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电机为正反电机,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设置于螺纹杆上的横杆变会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前后移动,带动投食盒移动,实现投食的作用,该设计可大大降低养殖者的劳动量,提高投食的效率和投食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池体设置有至少3个,池体并排设置,相邻池体之间设置有通道。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养殖者可通过通道对鱼池进行管理,并排设置的鱼池可同时将废物排进藕池内。
进一步地,池体设置为长方形,池体内至少设置有3个排水坑,排水坑均匀设置于池体底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排水坑并排设置于池体底部,使得池体底部的废物排出更加彻底,提高排泄的效果。
进一步地,排水坑设置为漏斗状,排水坑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状挡片。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螺纹状挡片与排水坑的侧壁固定连接,水体在排出过程中,螺纹转挡片可增大形成的漩涡,带动排水坑周围的水体流动,将排水坑周围的废物带进排水坑内排走,增加排出的效果。
进一步地,池体底部设置有网板,网板设置于排水坑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启国,未经何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5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