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8829.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晋;韩立博;韦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11482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宝库;马硕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本实用新型 变换模块 补偿模块 并联补偿 变压器 交流电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直流电 输配电技术 系统可靠性 电网 储存电能 电池储能 电力系统 电压暂降 交流电网 交流电压 整体成本 控制器 综合治理 中断 | ||
1.一种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三个串联侧变压器、三个单相串联侧补偿模块、双向DC-DC变换模块和并联补偿模块;
三个所述串联侧变压器的原边分别串联在交流电网的三相线路中;三个所述串联侧变压器的副边分别与三个所述单相串联侧补偿模块的交流侧并联;
三个所述单相串联侧补偿模块的直流侧依次串联后,与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第一直流侧并联;
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第二直流侧与所述并联补偿模块的直流侧并联;
所述并联补偿模块的交流侧的三个端子分别连接所述交流电网的三相线路;
所述串联侧变压器用于交流电压的变换;
所述单相串联侧补偿模块用于储存电能,或利用储存的电能对所述交流电网进行补偿;
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用于对直流电压进行正向或反向变换;
所述并联补偿模块用于对来自所述交流电网的电能进行整流,并输送到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或者,将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输送过来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对所述交流电网进行电能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串联侧补偿模块包括:全桥导向开关模块和半桥子单元级联模块;
所述全桥导向开关模块包括:由四个全控型器件组成的桥式电路;
所述半桥子单元级联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顺次级联的半桥子单元;
每个所述半桥子单元由两个全控型器件串联之后与动力电池组并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桥子单元包括:第一全控型器件、第二全控型器件和动力电池组;
所述第一全控型器件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全控型器件的集电极连接,作为该半桥子单元的第一引出端子;所述第一全控型器件的集电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全控型器件的发射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连接,作为该半桥子单元的第二引出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为梯次利用电池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三全控型器件和第四全控型器件;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全控型器件的集电极、所述第四全控型器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全控型器件的发射极引出两根线,其中,一根线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组成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第一直流侧的引出端子;另一根线与所述第三全控型器件的发射极组成所述双向DC-DC变换模块第二直流侧的引出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补偿模块包括:六个全控型器件、两个电容和三个电感;
所述六个全控型器件组成三相桥式整流/逆变电路;
所述两个电容彼此串联之后,并联在所述三相桥式整流/逆变电路的直流侧;
所述三相桥式整流/逆变电路交流侧的三个端子分别串联一个所述电感之后并联到所述交流电网的三相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控型器件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或电力场效应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88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ortex_M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