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1917.2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珏;徐国军;田宇治;王振颖;习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4C3/32;E04C5/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沈佳迎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混凝土结构 连接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特指一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包括钢柱,所述钢柱表面设置有上部钢筋连接板、下部钢筋连接板,所述上部钢筋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钢筋套筒,上部钢筋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排上部钢筋焊接,钢筋套筒与第二排上部钢筋机械连接,下部钢筋连接板上表面焊接有下部钢筋;上部钢筋连接板下设置有地下室柱纵筋,地下室柱纵筋从下部钢筋连接板上的凹槽中穿过,地下室柱纵筋之间设置有地下室柱箍筋。采用上述了方案后,施工简单,相比传统做法安全性上更可靠,施工便利性及成本的平衡也更为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特指一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的传统方式为:1.梁钢筋遇钢柱穿孔通过;2.钢柱侧壁焊接钢筋套筒,梁钢筋与套筒连接。穿孔的问题在于加工量大,对柱侧壁有一定的削弱,且现场穿钢筋困难,费工费时;而使用大量钢筋套筒则会明显增加成本。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施工简单,相比传统做法安全性上更可靠,施工便利性及成本的平衡也更为合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柱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包括钢柱,所述钢柱表面设置有上部钢筋连接板、下部钢筋连接板,所述上部钢筋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钢筋套筒,上部钢筋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排上部钢筋焊接,钢筋套筒与第二排上部钢筋机械连接,下部钢筋连接板上表面焊接有下部钢筋;上部钢筋连接板下设置有地下室柱纵筋,地下室柱纵筋从下部钢筋连接板上的凹槽中穿过,地下室柱纵筋之间设置有地下室柱箍筋。
钢柱不需要被钢筋穿透,相当于强化了钢柱的结构强度,而所需钢筋套筒的数量减少,相当于降低了施工成本。
进一步,所述上部钢筋连接板下设置有两个钢筋套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主要使用连接板与钢筋焊接,施工简单且成本增加不大,少量使用钢筋套筒解决第二排上部钢筋的连接同样成本增加不大,相比传统做法安全性上更可靠,施工便利性及成本的平衡也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钢柱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钢柱1,上部钢筋连接板2,下部钢筋连接板3,钢筋套筒4,第一排上部钢筋5,第二排上部钢筋6,下部钢筋7,地下室柱纵筋8,地下室柱箍筋9,柱栓钉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钢柱1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包括钢柱1,钢柱1表面布满柱栓钉10,钢柱1表面设置有上部钢筋连接板2、下部钢筋7连接板3,连接板宽度根据混凝土梁钢筋布置范围确定,厚度根据所连上部钢筋等强计算确定,上部钢筋连接板2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并列的钢筋套筒4,在工厂焊接上部钢筋连接板2至钢柱1上,上部钢筋连接板2的上表面与第一排上部钢筋5焊接,钢筋套筒4与第二排上部钢筋6机械连接。
在工厂焊接下部钢筋7连接板3至钢柱1上,连接板宽度根据混凝土梁钢筋布置范围确定,厚度根据所连下部钢筋7等强计算确定,现场混凝土梁的下部钢筋7(通常仅有一排)在下部钢筋7连接板3上方焊接。
上部钢筋连接板2下设置有地下室柱纵筋8,下部钢筋7连接板3需根据地下室柱纵筋8的位置进行开槽,使纵筋连通至上方并弯折锚固至混凝土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1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粉机静态叶片机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管井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