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误码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2392.4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邵毅男;廉哲;胡海洋;黄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 | 分类号: | H04L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通道误码分析仪,包括壳体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此风扇模块与电源板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串联的采样电阻,此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的通用管脚上,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面板,所述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所述采样电阻与通信控制板之间还设置有一放大器。本实用新型使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还对采样电阻两端电压进行适应性放大,保证对风扇模块工作状态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误码分析仪,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检测中,通常使用误码分析仪对其误码性能进行检测。而在误码分析仪内部有很多发热元器件,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风扇进行制冷。目前在用的方式只是把风扇接到电源上,控制单元没办法检测风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因为接线不良,或者风扇损坏,导致仪器内部没有风循环,可能会使元器件温度过高导致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误码分析仪,其使得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还对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适应性放大,进一步保证对风扇模块工作状态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误码分析仪,包括壳体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此风扇模块与电源板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串联的采样电阻,此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的通用管脚上;
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面板,所述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
所述采样电阻与通信控制板之间还设置有一放大器,此放大器一端与采样电阻连接,另一端与通信控制板的通用管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放大器将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值放大到3.3V。
2. 上述方案中,所述放大器的型号为INA214AI。
3. 上述方案中,所述采样电阻的电阻值为0.2Ω。
4. 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条形散热通孔倾斜设置。
5. 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扇模块通过一支架安装于底板上,且所述风扇模块位于业务芯片正上方。
6.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信号接口。
7.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拉手。
8. 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拉手分别位于前面板两端。
9.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后面板和盖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2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内罩单波成形的轧机
- 下一篇:钢套及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