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扶手下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2557.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张祥宇;欧旭;王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康正德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下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下固定座,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其用于将扶手立柱安装在车辆的座椅靠背顶部,包括固定筒、相互对合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固定筒具有下部球状结构和用于将扶手立柱插入固定的立柱安装孔,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对合后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对合后上部形成与所述下部球状结构相适应的球形缺口,中部形成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顶部的孔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扶手下固定座,用于使得扶手安装更加便捷,使得扶手安装后,车辆内不易形成卫生死角,便于清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扶手下固定座。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行业内,公交车扶手下固定座一般为菱形直座或圆底直座,扶手立柱与菱形直座或圆底直座通过穿心螺栓固定,菱形直座或者圆底直座再与车内地板螺栓固定连接。这种方式需要在扶手立柱上钻通孔,费时费力,安装完成后穿心螺栓的盖型螺母外露,影响美观且容易伤人,固定座固定在车内地板上,容易形成卫生死角,影响清扫车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扶手下固定座,以用于使得扶手安装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扶手下固定座,以用于使得扶手安装后,车辆内不易形成卫生死角,便于清扫。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下固定座,包括用于将扶手立柱安装在车辆的座椅靠背顶部,包括固定筒、相互对合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固定筒具有下部球状结构和用于将扶手立柱插入固定的立柱安装孔,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对合后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对合后上部形成与所述下部球状结构相适应的球形缺口,中部形成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顶部的孔洞。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球形缺口与孔洞之间通过两个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孔洞下部通过一个螺栓固定。
可选地,所述孔洞的断面与座椅靠背顶部断面一致。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沉入在所述第一夹片的沉台内。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扶手立柱上的胶套,所述胶套外侧设置防滑纹路,以防止所述扶手立柱从所述立柱安装孔脱出。
可选地,所述胶套的材质为PVC。
可选地,所述立柱安装孔的深度大于10cm。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外壁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和所述固定筒的材料为ZL40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扶手下固定座,包含固定筒、相互对合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固定筒具有下部球状结构和用于将扶手立柱插入固定的立柱安装孔,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对合后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对合后上部形成与所述下部球状结构相适应的球形缺口,从而固定扶手立柱;中部形成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顶部的孔洞,从而将扶手立柱下部固定在乘客座椅靠背顶部,避免将扶手立柱固定在地板上,解决影响清扫的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扶手下固定座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扶手下固定座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2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