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3089.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鑫;李施彤;李磊;李广;廖新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门本体 有效地 挡板 导风结构 暖风芯体 除霜 风门 本实用新型 吹面风口 根部距离 汽车空调 直接导向 正前方 风噪声 进风口 总风量 漩涡 导风 风吹 风阻 减小 面形 紊流 芯体 平行 驾驶 乘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属于汽车空调领域。该风门包括风门本体,风门本体的一侧面上靠近进风口一端倾斜设有挡板,挡板平行于风门本体的边缘且其安装根部距离风门本体边缘8~15mm。通过在风门上增加导风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经过暖风芯体的风在芯体正前方的流道里面形成紊流,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漩涡可能带来的风噪声,有效地减小了风阻,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总风量。该导风的特征使得经过暖风芯体的风吹出来后能够被直接导向除霜、吹面风口,使除霜效果更好并且更快速,也让乘客有更好的驾驶感和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中空调箱风向的调节是通过风门的开闭角度来实现,而风门的开闭则只能在控制风门所在角度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图1、2、3为现有风门结构及其在空调箱总成中的布置形式。首先,经过暖风芯体1的风会聚集在风门2的上方区域,并在风门上方区域呈紊流状态,然后,风门2将风导向目标出口。
此种形式存在的问题有:
1)风流在风门上方区域形成紊流,使得整个过程不能良好的将风直接导向空调箱上端的出口(吹面出口或除霜出口);
2)紊流状的风流会形成漩涡,一定程度上会撞击空调箱壳体,容易形成难听的风噪声,从而影响驾乘舒适性;
3)紊流易引起热量在风门上空区域的集聚,从而导致空调箱的整个温度分布不均衡;
4)紊流会导致更多的风速衰减,使整个空调箱风速不能较好均衡,还会影响空调箱的总风量,使吹面、除霜出风口风量不足;而除霜风量不足会导致除雾不及时,影响驾驶员开车视野;吹面风量不足则会降低乘客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包括风门本体,风门本体的一侧面上靠近进风口一端倾斜设有挡板,挡板平行于风门本体的边缘且其安装根部距离风门本体边缘8~15mm。
进一步,挡板与风门本体侧面间的夹角满足:风门本体在空调箱中完全打开时,挡板与进风方向间的夹角为130°~140°。
进一步,挡板的高度满足:风门本体在空调箱中完全打开时,挡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大于空调箱流道宽度的1/3。
进一步,挡板的厚度为1.5~2.5mm。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各支撑板设置在风门本体一侧面与挡板一侧面之间并朝向风门本体的中心轴。
进一步,支撑板的顶端低于挡板顶端2~3mm。
进一步,支撑板的厚度为1.2~2mm。
进一步,相邻支撑板间的距离为30~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风门上增加导风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经过暖风芯体的风在芯体正前方的流道里面形成紊流,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漩涡可能带来的风噪声,有效地减小了风阻,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总风量。该导风的特征使得经过暖风芯体的风吹出来后能够被直接导向除霜、吹面风口,使除霜效果更好并且更快速,也让乘客有更好的驾驶感和舒适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形成紊流、易集聚热量并使空调箱温度分布不均、易影响总风量大小以及产生风噪声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3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风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香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