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5431.6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夏吉友;罗天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燕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义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艾灸 功能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包括有针体、储液囊、艾灸罩和连接套,所述针体包括有依次相连的针柄、针身和针尖,在针柄、针身和针尖的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输液通孔,并在针尖中设有与输液通孔相通的渗液孔,在针柄的顶部设有与输液通孔相通的沉孔,在储液囊的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储液囊通过连接管与沉孔相螺接,实现储液囊与针柄可拆卸连接;在针身中通过连接套连接有艾灸罩,所述针身与连接套之间形成有通道,在连接套的侧面还设有与通道相通的透气孔。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灸针,针灸和艾灸可以同时操作进行,其操作效率高,施灸效果好,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其实用性强,适合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材中关于针灸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针灸学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针灸具有适应性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和经济安全等优点。
随着人健康保健意识的加强,传统非药物疗法呈现处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其中以针灸这一传统手段最为突出。针灸是通过经络及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运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医针灸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医疗效果显著,使得现在许多病症都需要针灸的配合治疗。由于针灸在临床实践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应用广泛,具有适合多种疾病和见效明显等诸多优点。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一般需要在加热状态下进行。但是单纯依靠针灸手段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针灸治疗范围较窄,由于现有针灸针一般都是实心毫针结构,在治疗过程中也不能通过针灸针加入药物,对部分疾病治疗效果较慢或者较弱,因此将药物疗法与针灸疗法与针灸疗法结合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针灸针,在针灸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艾灸,并可以在针灸部位施放治疗该病的药物,通过艾灸使针体的温度升高,达到温通经脉,治疗疾病的目的,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包括有针体、储液囊、艾灸罩和连接套,所述针体包括有依次相连的针柄、针身和针尖,在所述针柄、针身和针尖的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输液通孔,并在所述针尖中靠近其端部的侧面设有与输液通孔相通的渗液孔,所述渗液孔朝针尖的方向倾斜设置,在所述针柄的顶部设有与输液通孔相通的沉孔,在所述储液囊的底端设有连接管,并在所述连接管中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球体,并在所述储液囊的顶部设有输液管接口,在所述输液管接口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储液囊通过连接管与沉孔相螺接,实现所述储液囊与针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身中通过连接套连接有艾灸罩,在所述艾灸罩的顶部设有盖体,在所述艾灸罩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用于支撑艾柱的固定柱,在所述艾灸罩的侧面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针身与连接套之间形成有通道,在所述连接套的侧面还设有与所述通道相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套与艾灸罩相连接部的连接套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其中所述艾灸罩通过连接套与所述针身同轴设置,所述艾灸罩设置呈倒锥形结构,所述艾灸罩的底部直径为所述针身直径的四至六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载药及艾灸功能的针灸针,其中所述连接套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圆锥形结构,其上端的内径与所述针身的外径相相适配,所述连接套通过其上端套设于所述针身中,形成滑动连接结构,其下端与针身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燕,未经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5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机清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零件组装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