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质岩心渗吸采收率驱油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5574.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2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鞠强;郝红勋;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强;刘俊杰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箱 计量管 尼龙线 瓶体 电子天平 安装架 底端 本实用新型 岩心 地质岩心 焊接固定 节省资源 驱油实验 整体效率 采收率 固定部 固定管 固定架 支撑柱 弹簧 垫板 挂接 嵌接 套筒 水泵 替换 配合 穿过 标本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质岩心渗吸采收率驱油实验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端通过支撑柱焊接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嵌接安设有电子天平,所述电子天平的底端通过固定部挂接有尼龙线,所述尼龙线穿过底侧的计量管,且尼龙线延伸至计量管底侧的瓶体中,所述计量管与底侧的瓶体对接相连,该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套筒、弹簧、垫板等组件的设计,配合瓶体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岩心标本进行固定和替换,从而提升实验的整体效率,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储液箱、水泵、固定管的配合,便于在实验后对剩余的渗吸溶液进行收集,方便重复使用、节省资源,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质岩心渗吸采收率驱油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匮乏,为了满足人们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热点,许多人致力于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自发渗吸采油作为开发手段,广泛应用于致密储层的开发,由于致密储层的孔喉细小、孔隙度低,因而毛管力作用显著,这使得静态渗吸现象较常规储层相比更加明显。所以,利用毛管力作用下的静态渗吸现象可有效提高致密储层的产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室内的自发渗吸实验,但是在常规的实验过程中为保证相应数据的精确性,往往会进行多次实验,摄取相应的数据,由此在实验过程中,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同时也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尤其是渗吸溶液的浪费,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如何发明地质岩心渗吸采收率驱油实验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质岩心渗吸采收率驱油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质岩心渗吸采收率驱油实验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端通过支撑柱焊接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嵌接安设有电子天平,所述电子天平的底端通过固定部挂接有尼龙线,所述尼龙线穿过底侧的计量管,且尼龙线延伸至计量管底侧的瓶体中,所述计量管与底侧的瓶体对接相连,所述瓶体包括上瓶体、连接部与下瓶体,所述上瓶体与底侧的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尼龙线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瓶体的底端通过固定管与储液箱对接相连,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套接有阀门,所述储液箱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与水泵的输入端对接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与瓶体对接相连,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套接有计量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底端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套接有连柱,所述连柱的上端焊接有垫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里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里侧穿接有连柱,所述连柱的底端套接有限位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右上端留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箱的左下端留设有出液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左端嵌接安设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上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瓶体的上下两端均呈圆弧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有4-6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套筒、弹簧、垫板等组件的设计,配合瓶体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岩心标本进行固定和替换,从而提升实验的整体效率,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储液箱、水泵、固定管的配合,便于在实验后对剩余的渗吸溶液进行收集,方便重复使用、节省资源,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瓶体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强;刘俊杰,未经鞠强;刘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5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