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片数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5745.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7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贵辉;陈贵花;李发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日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G09F9/33 |
代理公司: | 44284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毓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针 连接端 排针组 安装端 发光板 贴片数码管 排针组件 数码管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电路板边缘 安装空间 并排设置 插接安装 交错设置 同一方向 同一直线 焊接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数码管,包括数码管本体,设于数码管本体内的发光板,以及与发光板连接的排针组件;排针组件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和第二排针组,第一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一排针,第一排针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连接端;第二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二排针,第二排针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连接端;第一排针和第二排针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发光板上,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先向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相互交错设置,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再向第二排针的端部弯曲,使第一排针的连接端与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贴片数码管可通过第一排针和第二排针的连接端焊接于电路板边缘上,减少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片数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数码管。
背景技术
贴片数码管,也称作辉光管,是一种可以显示数字和其他信息的电子设备,贴片数码管中的玻璃管包括一个金属丝网制成的阳极和多个阴极,大部分贴片数码管阴极的形状为数字。
目前,随着工业产业的迅猛发展,贴片数码管在电子显示电路中非常广泛,实现了系统显示作为人机间的界面。现有的贴片数码管的结构主要是由壳体、显示面板、发光体和排针组成,贴片数码管一般通过SMT直接将排针端焊接在电路板上,但是,现有的贴片数码管都是对称设置有两排间隔分布排针,贴片数码管的两排间隔分布排针通过SMT直接在电路板上,使电路板上必须预留有与贴片数码管的大小一致的安装空间,因此贴片数码管以该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会占用电路板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电路板的尺寸增大,造成电路板的制造成本增高。由于电路板的制造成本与电路板的层数,电路板的尺寸成正比,因此电路板上的若干元件与器件、或有集成电路设置的越紧凑,电路板尺寸可以设置的越小,电路板的加工成本也会越低。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贴片数码管,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数码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贴片数码管上两排间隔设置的排针,导致电路板上必须间隔设置两排与所述排针配合的母座,占用电路板空间而增加电路板的尺寸造成电路板的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片数码管,包括具有内腔的数码管本体,设于所述数码管本体内的发光板,以及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排针组件;所述数码管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组件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和第二排针组,所述第一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一排针,所述第一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二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二排针,所述第二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先向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再向所述第二排针的端部弯曲,使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
可选地,所述排针组件还包括有限位座,所述数码管本体安装在所述限位座的上端,所述限位座挖设有避空安装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容乃空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一一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并裸露在外。
可选地,所述限位座上还挖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中部分别容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并裸露在外,且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中部容置在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内与该限位座形成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数码管本体呈矩形形状,所述数码管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显示区的安装槽,所述发光板容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日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日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5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显示模块
- 下一篇: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