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7140.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米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津市红桥区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网络 数据 线路 规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壳体内侧侧壁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壳体内部远离支架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靠近主动轮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壳体内部两侧侧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壳体侧部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导轮,所述壳体内部在支架与第二伸缩杆之间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皮带、皮带轮与主动轮所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下端固定设置有功能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以自动对线缆进行回收整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因此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数据线缆时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但是目前使用的线缆一旦多起来,就会显得很乱,并且一乱起来线缆相互缠绕就很难整理了,凌乱的线缆会给检测维修带来不便,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壳体内侧侧壁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壳体内部远离支架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靠近主动轮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壳体内部两侧侧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壳体侧部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导轮,所述壳体内部在支架与第二伸缩杆之间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皮带、皮带轮与主动轮所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壳体下端固定设置有功能仓,所述功能仓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蓄电池、开关、电动机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端通过铰链活动设置有顶盖,通过铰链打开顶盖可以方便向壳体内部码入线缆。
优选的,所述顶盖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可视窗口,通过可视窗口可以在不打开顶盖的情况下方便对壳体内部进行观察。
优选的,所述顶盖远离开关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把手,通过把手可以方便打开顶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可以推动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使得从动轮和导轮可以紧贴线缆。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外侧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可以增加主动轮与从动轮和线缆之间的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伸缩杆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导轮,将线缆撑起来达到规整收纳线缆的目的,然后通过电动机通过皮带、皮带轮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转动可以起到自动退出线缆或者自动收纳线缆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垫可以增加主动轮与从动轮和线缆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可视窗口可以在不打开顶盖的情况下方便对壳体内部进行观察,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线路规整装置顶盖与可视窗口的安装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米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米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7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