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7932.8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4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崇;刘文凯;林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氯酸 搅拌 装置 | ||
1.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设置于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轴承(11)、一端套接于第一轴承(11)并伸出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搅拌杆(21)、一端连接于第一搅拌杆(21)的第一除味管(4)、一端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另一端的第二搅拌杆(22)、设置于第二搅拌杆(22)底端、用以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的搅拌叶(23)、用以带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3),所述第一除味管(4)内设有用以容置活性炭的容置腔(42),所述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内部中空的网孔部(41),所述网孔部(41)上设有多个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内的第一网孔,所述网孔部(4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42)的顶端,所述网孔部(41)内部设有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底端与容置腔(42)的顶端重合,所述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用以在其开启时将活性炭放入容置腔(42)内或者将活性炭从容置腔(42)内取出的第一活动门(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味管(4)一端螺接于第一搅拌杆(21)底端、另一端螺接于第二搅拌杆(22)顶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43)设置于网孔部(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43)一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部(41)一端设有第一卡环(44),所述第一活动门(43)另一端设有用以在第一活动门(43)盖合网孔部(41)时其自由端系在第一卡环(44)上的第一绳索(45)。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套接于第一搅拌杆(21)伸出搅拌桶(1)顶端部分的第一端的第一皮带(33)轮(31)、设置于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电机(34)、设置于第一电机(34)上的转动轴(35)上的第二皮带轮(32)和一端套接于第一皮带(33)轮(31)、另一端套接于第二皮带轮(32)、用以在第一电机(34)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33)轮(31)转动以使第一搅拌杆(21)转动的第一皮带(33)。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3)为至少三个,所述搅拌叶(23)相对于第二搅拌杆(22)的中心线对称。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门(12)。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固接于搅拌桶(1)内侧壁、用以加速搅拌桶(1)内气流运动的风扇(5)。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门(12)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于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上设有第二卡环(13),所述第二活动门(12)另一端设有用以在第二活动门(12)盖合搅拌桶(1)时其自由端系在第二卡环(13)上的第二绳索(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79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式连续碳化装置
- 下一篇:弯管机中的分体式弯管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