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簧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9323.6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马赛;张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卓辰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4 | 分类号: | F16B37/04 |
代理公司: | 11577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利;孙志一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夹片 下夹片 安装孔 连接杆 螺母孔 螺母 卡块 本实用新型 板簧螺母 同一直线 突出设置 运输过程 中心轴心 夹持口 紧固件 移位 夹片 种板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簧螺母,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下夹片、上夹片以及将所述下夹片和所述下夹片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杆,上夹片和下夹片一端形成供工件插入的夹持口,所述连接杆呈“L”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夹片和下夹片相互远离的一端,在下夹片上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上夹片上开设有螺母孔,在上夹片上且位于螺母孔处设置有螺母,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母孔的中心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安装孔的边沿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朝向靠近上夹片的方向突出设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而导致的板簧螺母移位甚至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簧螺母。
背景技术
一般板簧螺母为一体式,从板簧上冲出螺母孔,再在螺母孔上攻出螺纹,能够对不易或无法用手稳固螺母以及不易或无法焊接螺母的薄板工件进行更好的紧固。
现有的板簧螺母的外轮廓与装配位置虽然存在定位关系,但是考虑到板簧螺母与装配位置存在加工误差,所以在设计时会留出一定的间隙,然而这样会对螺栓装配速度存在一定的影响,且板簧螺母在装配后,只能靠上下两夹片夹住工件才不会脱落,然而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避免不了振动,这会使得板簧螺母产生移位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板簧螺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而导致的板簧螺母移位甚至脱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簧螺母,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下夹片、上夹片以及将所述下夹片和所述下夹片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杆,上夹片和下夹片一端形成供工件插入的夹持口,所述连接杆呈“L”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夹片和下夹片相互远离的一端,在下夹片上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上夹片上开设有螺母孔,在上夹片上且位于螺母孔处设置有螺母,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母孔的中心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安装孔的边沿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朝向靠近上夹片的方向突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片包括第一夹片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片靠近所述夹持口一端的第二夹片,第二夹片朝向斜上方倾斜设置,第二夹片与第一夹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的角度为120°~1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连接处加工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下夹片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下夹片的方向固定有捏持块。
进一步地,所述捏持块与所述第一夹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捏持块与所述第一夹片之间的角度为95°~1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卡块,在对工件进行夹持时,将板簧螺母的夹持口朝向工件推送,直至卡块卡在工件上的孔内,这样既保证了安装孔与工件上的孔同心,也保证了板簧螺母在水平方向不会产生晃动,通过设置的第二夹片,能够方便将板簧螺母插入工件上,通过设置的捏持块,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板簧螺母从工件上拉出,操作更加的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卓辰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卓辰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9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增加螺纹距离的紧固螺母
- 下一篇:一种螺栓防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