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鼠脑内自由给药及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2792.3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芬;马瑟惠;柯霄;余鸿雁;余点;尚游;裴磊;鲁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B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自由 采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鼠脑内自由给药及采血装置,包括脑内给药装置、外周采血装置和主体功能鼠笼,脑内给药装置包括脑内埋置针、与脑内埋置针相连的导管及与给药导管相连的给药注射器,用于对大鼠脑内给药;外周采血装置包括采血注射器、颈动脉插管、颈静脉插管、L形连接管、采血导管及三通管,用于对大鼠进行采血;脑内给药装置与外周采血装置通过导管连通器、大鼠牵引装置和头顶固定装置整合于主体功能鼠笼上,大鼠位于主体功能鼠笼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动物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脑内急或慢性给药与连续外周采血,提高了给药与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为在整体水平揭示生物体自身功能和药物作用规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涉及到研究动物能量代谢与神经药理的实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脑内自由给药及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从整体水平观察一个生物体的实验效应时,在体研究要优于离体研究。“在体”(in vivo)是使用活的完整个体进行实验,与之相对的是使用不完整的组织或细胞进行的“离体”(in vitro)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人体试验都是在体研究的两种重要形式,即在整体(系统)水平结合现有各种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如在体成像、在体电生理以及在体输注给药等。神经药理学领域的在体动物实验多采用脑(室)内或脊髓(腔)内输注药物,再进行后续药理、行为、形态或功能研究,其原理是通过在动物体内埋置基本给药装置如埋置针或导管,然后在动物麻醉或清醒状态下输注药物,在不改变动物自身生物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情况下,得到输出信号,最后根据此输出结果判断和分析生物体的相应功能变化。
目前已知的动物在体给药方法包括:急性注射针穿刺、埋置渗透泵以及经颅骨或椎板切除的慢性置管方法等。其局限性为:急性穿刺易造成非特异性损伤;药物易渗漏;注射速度和量难以准确控制;埋置渗透泵体积较大,对周围组织有挤压,动物从手术中恢复需较长时间,渗透泵为一次性,不适用于反复多次给药以及麻醉条件下不能模拟正常生理条件等。已知的动物采血方法主要有:尾静脉、内眦静脉、隐静脉及心脏穿刺采血,其局限性为:反复多次穿刺采血对动物创伤应激较大、末梢采血量有限、心脏穿刺对动物具有危险性等。而且,在麻醉状态时,动物处于较低的基础代谢率水平,大脑皮层受到广泛抑制,此时中枢对外周器官的功能支配与正常生理状态下有较大区别。此外,单一时间点采血不利于观察血样中目标分子受大脑药物注射后的动态变化。到目前为止,能够实现在动物正常生理条件下慢性连续给药、并在相对长时间内不同时间点同步连续进行血样采集,国内尚没有专门的设备或装置可以直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鼠脑内自由给药及采血装置,通过借鉴国外在体动物微透析装置,结合国内已有的动物脑内给药及外周采血方法,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动物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脑内急或慢性给药与连续外周采血,提高了给药与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为在整体水平揭示生物体自身功能和药物作用规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鼠脑内自由给药及采血装置,包括脑内给药装置、外周采血装置和主体功能鼠笼,所述脑内给药装置包括脑内埋置针、与脑内埋置针相连的导管及与给药导管相连的给药注射器,与埋置针相连的导管和给药导管分别连接在导管连通器的两端,导管连通器悬挂于主体功能鼠笼上方,用于对大鼠脑内给药;所述外周采血装置包括采血注射器、颈动脉插管、颈静脉插管、L形连接管、采血导管及三通管,用于对大鼠进行采血;脑内给药装置与外周采血装置通过导管连通器、大鼠牵引装置和头顶固定装置整合于主体功能鼠笼上,大鼠位于主体功能鼠笼内。
优选地,所述脑内埋置针为合金材料制成的嵌套式埋置管,包括埋置针内芯、埋置针外管、埋置针针尖;脑内埋置针长为2.0cm,前端入颅部分0.8cm,后端外置部分1.2cm,所述埋置针外管的外径1.00mm,内径0.58mm,埋置针针尖的规格为26-27gaug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2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业养殖用牲畜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AI计算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