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物电梯电动开关门门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7028.5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涛 |
主分类号: | B66B13/12 | 分类号: | B66B13/12;B66B13/14;B66B13/16;B66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物 电梯 电动 开关 门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杂物电梯电动开关门门机系统,包括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被挂架、电动升降杆和门机控制盒,所述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通过螺钉紧固在轿门上端中央位置,所述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通过行程挂轴转动连接有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所述行程挂轴与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行程挂轴设置在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的行程孔内,所述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上端可移动设置有拉钩架调节杆,所述拉钩架调节杆与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可移动连接,所述被挂架通过螺钉紧固在厅门上端中央位置,所述被挂架上设置有被挂架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不卡门,具有运行稳定、维护简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杂物电梯电动开关门门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杂物电梯的开门为手动开门。其主要缺点是由于人为原因,手动开门力度难以控制,极易造成电梯门绳、门绳轮、门锁开关等一系列相关配件的损坏。而且是拉开厅门后还要再拉开轿门,考虑到美观的需要,轿门都会将平面向外安装,由于轿门平面向外,被折弯面朝向轿箱内部,很容易被轿箱内杂物钩挂,极易出现轿门被卡住,打不开门的现象。其次,因为需要人为开门,电梯内部有无货物不易被发现,时常会有轿箱内有货不卸,又被其他层站呼梯,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得不偿失。手动开门还有费时、费力、实用性不强等诸多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物电梯电动开关门门机系统通过电动开关门,开关门的时间、力度、速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大提高了相关配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厅门和轿门的同步开关,不用考虑轿门美观问题,轿门可以将平面朝向轿箱内部(像乘客电梯一样),所以轿门不易被物品卡住。因为电梯到站平层后自动开门,电梯内有无货物一目了然,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前市场对杂物电梯的大量需求,而现有传统的开门方式有着不方便、故障率高等原因,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物电梯电动开关门门机系统,包括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被挂架、电动升降杆和门机控制盒,所述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通过螺钉紧固在轿门上端中央位置,所述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通过行程挂轴转动连接有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所述行程挂轴与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行程挂轴设置在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的行程孔内,所述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上端可移动设置有拉钩架调节杆,所述拉钩架调节杆与可倾斜偏转提拉钩支架可移动连接,所述被挂架通过螺钉紧固在厅门上端中央位置,所述被挂架上设置有被挂架调节杆,所述被挂架调节杆与被挂架可移动连接,所述门机控制盒、电动升降杆安装在轿箱顶端,所述电动升降杆固定上设置有牵引绳导向轮,所述牵引绳导向轮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左端与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右端与轿箱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门机控制盒上设置有强关按钮、强开按钮、调速开关、感应器综合线接口、随行电缆接口和电源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强关按钮、强开按钮和调速开关设置在门机控制盒上端,所述感应器综合线接口和随行电缆接口设置在门机控制盒右端,所述电源线设置在门机控制盒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强关按钮、强开按钮、调速开关、感应器综合线接口、随行电缆接口和电源线相互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可倾斜偏转提拉钩右端固定有重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线连接低压直流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开关门,开关门的时间、力度、速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大提高了相关配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厅门和轿门的同步开关,不用考虑轿门美观问题,轿门可以将平面朝向轿箱内部(像乘客电梯一样),所以轿门不易被物品卡住。因为电梯到站平层后自动开门,电梯内有无货物一目了然,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7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仪器用螺栓组件
- 下一篇:碳酸钙生产线用喷雾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