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电杆直径变化的登杆脚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7533.X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娄金和;周寒勇;俞佳;黄杨胤焱;曹迪;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7/02 | 分类号: | A63B2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电杆 直径 变化 脚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电杆直径变化的登杆脚扣,属于电力攀爬装置;它包括活动支撑踏板;在活动支撑踏板上安装有J型钩杆和定位脚环;活动支撑踏板包括水平脚踏支板和设置在水平脚踏支板边缘处的功能板;定位脚环设置在水平脚踏支板的一个端面上;功能板上开有滑槽,且在功能板的端面上通过滑槽可移动地安装有拉簧滑块;J型钩杆的直杆端侧固定在拉簧滑块上,且J形钩杆的中部通过穿过限位块设置;限位块的一端铰接在水平脚踏支板;在限位块与拉簧滑块之间的J型钩杆上套有拉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而传统脚扣在登杆过程中不方便调整钢圈大小,常常因为长时间未完成钢圈大小的调节或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涩,导致作业人员容易下坠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攀爬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电杆直径变化的登杆脚扣。
背景技术
脚扣是电力行业攀登电杆的专用检修工具,因为涉及到人身安全,脚扣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非常严格。脚扣左右对称配套为一对,检修工人的左脚和右脚分别穿上脚扣,利用脚扣的一个侧面勾住电杆表面,通过人体自重,使另一侧面紧扣在电线杆上,脚扣产生摩擦力紧扣电杆,在抬脚时因承受重力减小,脚扣呈水平状态松开,两个脚扣轮番继续上攀。这种与力大小无关而与摩擦角有关的平衡称为自锁现象。
现今大多数电杆都是拔梢杆,举例常用的电杆规格为15米电杆,而15米锥型混凝土电杆梢径为ф190(mm)而根径为ф390(mm),所以在用现行脚扣在从电杆底部到电杆顶部的登杆期间需要随着电杆直径变小而不断的手动调节J型脚扣的弧度,整个调节过程需要弯腰下来进行一些复杂动作,不仅非常不便,而且容易发生让脚扣掉落的风险,从而让作业人员下坠的安全隐患。
现有脚扣承受作业人员体重的踏板面积较小,作业人员体重集中落在脚底某一小点,工作时就容易 引起作业人员脚部酸痛和疲劳,不仅影响作业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普通脚扣是“拖鞋”式的,登杆过程中犹如穿着拖鞋爬楼梯,脚扣很容易从作业人员的脚上脱离后掉落,发生作业人员髙空坠落事故。
在冬季寒冷季节电杆表面出现冰霜,尤其是高寒地区,使用现有传统橡胶防滑脚扣,工作人员会因为传统脚扣产生的静摩擦力不足而无法登杆作业,极易打滑发生人身事故,给输电线路高低压维修及事故抢险带来很大麻烦,延误了工期,降低了供电时间,给企业和生活用电带来不便。现有的传统脚扣类型都极其不适应在寒冷天气的登杆作业;这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电杆直径变化的登杆脚扣,以解决由于电杆的直径会随登杆的高度变化,而传统脚扣在登杆过程中不方便调整钢圈大小,常常因为长时间未完成钢圈大小的调节或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涩,脚扣失去摩擦力,导致作业人员容易下坠风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电杆直径变化的登杆脚扣,它包括活动支撑踏板;在活动支撑踏板上安装有J型钩杆和定位脚环;活动支撑踏板包括水平脚踏支板和设置在水平脚踏支板边缘处的功能板;定位脚环设置在水平脚踏支板的一个端面上;功能板上开有滑槽,且在功能板的端面上通过滑槽可移动地安装有拉簧滑块;J型钩杆的直杆端侧固定在拉簧滑块上,且J形钩杆的中部通过穿过限位块设置;限位块的一端铰接在水平脚踏支板;在限位块与拉簧滑块之间的J型钩杆上套有拉簧。
优选的,在水平脚踏支板上与J型钩杆的弯钩侧端相对的一侧铰接安装有后支撑座;且后支撑座转动的法线方向与滑槽所在平面相垂直。
优选的,在水平脚踏支板上还固定有防滑脚垫;防滑脚垫设置在水平脚踏支板正对定位脚环内侧的区域上。
优选的,水平脚踏支板与功能板之间所成夹角大小为90°,且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分别铰接在水平脚踏支板上的限位块及后支撑座两者的转轴为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7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