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座及用于制作该井座的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7651.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0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E03F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林辉 |
地址: | 3158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模具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座,包括井座主体(11),所述井座主体(11)包括由内至外间隔设置的用于支撑井盖的第一周壁(111)和用于对井盖进行限位的第二周壁(112),所述第二周壁(112)的顶部高于第一周壁(11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主体(11)的第二周壁(112)的外侧向外突出形成有凸缘(12),所述第二周壁(112)的外侧和凸缘(12)的边缘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楞条(13)。还公开了用于制作该井座的模具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模具(23)和第二模具(2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24)对应所述井座的凸缘(12)处开设有用于形成所述楞条(13)的凹槽(2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井座整体强度高、毛刺少,无需过多人工参与,人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是一种井座及用于制作该井座的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井座在城市排水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为了确保雨水以及污水的顺畅排放,井座的结构、强度以及安全性至关重要。如201820413836.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可防盗可防人落入窨井的排水井盖结构,小盖、井盖主体和井座组成,井盖主体为倒置的帽子结构,由帽檐和帽身组成,帽身为圆柱体结构,帽檐位于帽身一侧的四周,井盖主体的帽檐位于上方,且帽檐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水流得以通过,而一般撬棍无法探入,小盖紧密与井盖主体贴合,小盖上无任何把柄与孔洞,井盖主体的帽身伸入井座内,且井盖主体帽檐四周与井座贴合,井盖主体的帽身四周和底部均匀分布有通水口,小盖材质具有铁磁性。
由于该井座无加强结构,井座整体强度低,在受到高压力时容易变形以及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及强度高的井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该井座的模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座,包括井座主体,所述井座主体包括由内至外间隔设置的用于支撑井盖的第一周壁和用于对井盖进行限位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的顶部高于第一周壁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主体的第二周壁的外侧向外突出形成有凸缘,所述第二周壁的外侧和凸缘的边缘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楞条。
为了防止人或物体掉入井座内,所述第一周壁的内侧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安全网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该井座的模具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对应所述井座的凸缘处开设有用于形成所述楞条的第一凹槽。
为了形成井座主体的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所述第二模具包括与井座的凸缘对应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间开孔,所述内座位于该开孔内,所述内座的外周壁形状与井座的第一周壁的形状适配,所述凹槽形成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模具上对应所述井座的井座主体处设置有内模具,所述内模具设置在底板的开孔内、并位于内座的外周,所述内模具的底部封闭底板和内座之间的空间,所述内模具的其余部分与内座之间具有用于形成第一周壁的第一间隙、与底板之间具有用于形成第二周壁的第二间隙。
为了将井座从第二模具中顺利取出,无需过多人工参与,减少人工成本,该模具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模具上、能够相对第二模具纵向移动、使所述井座朝远离第二模具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脱模的顶针。
进一步,所述顶针分布于第二模具上、对应所述井座的井座主体和凸缘上。
为了实现自动抬起第一横梁,无需人工参与,该模具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以及由驱动装置驱动、能够相对第二模具纵向移动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位于第二模具下方,所述顶针的其中一端设置在第一横梁上而能随第一横梁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7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