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8718.2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伏春;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鸿芯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器件 emi 电磁 屏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光有源器件外部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的两端通过错位搭接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的错位搭接结构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折射,使得电磁波信号得到大量衰减;同时在光有源器件外表面设置导电层,有效实现EMI电磁屏蔽,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化、高频化的电子电器设备在工作时向空间辐射了大量不同波长的频率的电磁波,从而导致了新的环境污染--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射频或无线电干扰(Radio FrequencyInterference,RFI)。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仅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性能实现,而且由此而引起的电磁污染会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电磁干扰的屏蔽方法问题常常是制约产品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电磁屏蔽干扰是每个产品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旨在解决既有方法不能有效抑制电磁屏蔽干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包括安装在光有源器件外部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的两端通过错位搭接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均采用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光有源器件外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内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电层采用导电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件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光有源器件外表面的凸柱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屏蔽件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光有源器件外表面的凸柱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的错位搭接结构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折射,使得电磁波信号得到大量衰减;同时在光有源器件外表面设置导电层,有效实现EMI电磁屏蔽,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错位搭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屏蔽件,2、光有源器件,3、第二屏蔽件,4、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结构示意图;一种光有源器件EMI电磁屏蔽装置,包括安装在光有源器件2外部的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3,所述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3的两端通过错位搭接结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3均采用金属材质,并安装在光有源器件2外部;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3的连接端设置为错位搭接结构,即第一屏蔽件1的连接端设置一拐角,第二屏蔽件3的连接端设置一凹角,上述拐角与凹角扣合形成错位搭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鸿芯光电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鸿芯光电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8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管子加工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塑料膜加工用支撑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