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MOS输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8965.2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鹏;彭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通盛邦通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H03K7/08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电源输入端 负载输出端 二极管 输入端 输出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 充电和放电 电压保持 高低电平 电阻 光耦 漏极 源极 供电 输出 通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MOS输出驱动电路,包括N型MOS管、通用光耦、电阻、电容、二极管、PWM输入端、PWM负载输出端、电源输入端;PWM负载输出端和N型MOS管的源极相连,电源输入端和N型MOS管漏极相连;电源输入端通过二极管和电容的一端相连,电容的另一端与PWM负载输出端相连;PWM输入端输入的PWM脉冲高低电平期间保持对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总体上电容的电压保持稳定为N型MOS管动作供电。故,能够实现N型MOS管的PWM控制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WM输出控制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气系统中,需要采用P型MOS管对PWM输出进行高端控制。但在具体使用中产生的问题是,P型MOS管型号少,价格高,尤其是功率型PMOS,相同电流的情况下要比常见的N型MOS管价格贵很多,在选型PMOS时都比较困难,受到元器件的限制。但是在需要控制高端输出的场合下,一般又必须使用PMOS,无法直接选用NMOS,因为NMOS通常都是串联靠近地段,导通时接地。如果可以实现使用NMOS对输出进行高端控制,MOS选择就灵活的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使用常见元器件,即可实现N型MOS管Q1的高端控制输出,同时电路简单,成本可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NMOS输出驱动电路,包括N型MOS管、通用光耦、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二极管、PWM输入端、PWM负载输出端、电源输入端;PWM负载输出端和N型MOS管的源极相连,电源输入端和N型MOS管漏极相连;二极管的阳极和电源输入端相连,二极管的阴极和电容的一端相连,电容的另一端与PWM负载输出端相连;电阻R2的一端和PWM负载输入端相连,电阻R2的另外一端接地;光耦的1脚和PWM输入端相连,光耦的2脚通过电阻R3接地,光耦的3脚连接到N型MOS管的栅极,光耦的4脚连接到二极管的阴极;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N型MOS管的栅极,电阻R1另外一端连接到N型MOS管的源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电路能够实现N型MOS应用在电源端,使用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就可以达到驱动NMOS的功能。比如,该驱动电路应用于12V车载电源系统中电路需要进行PWM方式调整负载的场合,可用于替换高端PMOS驱动电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NMOS输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通用光耦的1~4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NMOS输出驱动电路,包括N型MOS管Q1、通用光耦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二极管D1、PWM输入端、PWM负载输出端、电源输入端VCC_12V。PWM输入端的输入低电平PWM输入信号和高电平PWM输入信号。PWM负载输出端和N型MOS管Q1的源极相连,电源输入端和N型MOS管Q1漏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源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PWM负载输出端相连;电阻R2的一端和PWM负载输入端相连,电阻R2的另外一端接地。光耦U1的1脚和PWM输入端相连,光耦U1的2脚通过电阻R3接地,光耦U1的3脚连接到N型MOS管Q1的栅极,光耦U1的4脚连接到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N型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另外一端连接到N型MOS管Q1的源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输入端用以输入12V电压。电容C1容量为1μF。电阻R1阻值为10kΩ;电阻R2阻值为10kΩ;电阻R3阻值为1k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通盛邦通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天通盛邦通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8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电压控制辅助电路的晶体管
- 下一篇: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驱动电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