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0341.4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遵琪;钟灵;赵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清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循环 生活 污水 处理器 | ||
1.一种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0),所述池体(10)被隔板分隔为缺氧区(11)、好氧区(12)和MBR集水过滤区(13),所述好氧区(12)和MBR集水过滤区(13)位于同一水层,且两者位于池体(10)下半部,所述缺氧区(11)位于池体(10)上半部,所述MBR集水过滤区(13)的上端与缺氧区(11)连通,所述MBR集水过滤区(13)与好氧区(12)通过格栅状的共用壁彼此连通,所述缺氧区(11)通过竖直通道(14)与好氧区(12)底部连通,所述MBR集水过滤区(13)和好氧区(12)的底部设有曝气阵列(15),所述缺氧区(11)内设有缺氧生物膜填料(111),好氧区(12)内设有好氧生物膜填料(121),MBR集水过滤区(13)内设有MBR组件(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BR集水过滤区(13)的上端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拱形设置的集气罩(132),所述集气罩(13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路(16),所述排气管路(16)上端口连通至池体(10)外部且该上端口的高度高于池体(10)内污水液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32)旁侧设有与集气罩(132)间隔设置的集流板(133),所述集流板(133)的下端与好氧区(12)顶部隔板连通,集流板(133)的上端向池体(10)中心逐渐收拢设置且集流板(133)的上端不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11)的中心设有旋流搅拌器(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通道(14)沿池体(10)侧壁设置,所述竖直通道(14)上方的缺氧区(11)顶部设有自上而下逐渐向池体(10)侧壁倾斜设置的导流板(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2)顶部通过排气支管(162)与所述排气管路(1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16)上设有调压阀(1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11)顶端设有排气口(1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为长方形池体(10),所述好氧区(12)为两个,所述MBR集水过滤区(13)夹在两好氧区(12)之间,所述集气罩(132)和集流板(133)是沿池体(10)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为圆形池体(10),所述MBR集水过滤区(13)位于池体(10)中心,所述好氧区(12)是环绕MBR集水过滤区(13)设置的环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清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清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03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排水管安装台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螺旋杆皮头机的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