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0504.9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林青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渗液装置,包括密闭圆环,密闭圆环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的顶部依次开设有肝素帽口和吸液口,肝素帽口的顶部设置有肝素帽,吸液口的顶部连接有吸液管,密闭圆环的底部紧密粘接有防压疮垫,防压疮垫的底部表面紧密粘接有药物缓释膜,密闭圆环的底部一开设有凹槽,密闭圆环的顶部开设有集液口,集液口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盖板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密封圈与集液口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穿刺针固定,避免贴膜松动、减少更换贴膜的次数,同时能够减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液装置。
背景技术
PICC穿刺点渗液原因比较复杂,有的与患者低蛋白血症有关,有的与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有关,有的与淋巴管损伤有关,也有的与导管过敏、体内导管破裂有关,甚至目前仍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渗液发生。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渗液处理都比较复杂,渗液有的持续1~2个月,最头痛的事情是渗液造成敷贴松动、脱落有时每天需要更换2-3次透明敷贴,这种频繁的消毒及更换贴膜,多次的摩擦消毒对局部皮肤会产生刺激。渗液后敷贴贴不住,临床上也常用纱布敷料局部加压,渗液将敷料打湿后,持续作用在局部皮肤上,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使皮肤发红甚至出现湿疹,同时渗液也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容易造成局部感染。目前针对PICC穿刺点渗液的局部处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临床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渗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渗液造成敷贴松动、脱落,多次的摩擦消毒对局部皮肤会产生刺激和渗液将敷料打湿后,持续作用在局部皮肤上,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使皮肤发红甚至出现湿疹,同时渗液也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容易造成局部感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渗液装置,包括密闭圆环,所述密闭圆环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依次开设有肝素帽口和吸液口,所述肝素帽口的顶部设置有肝素帽,所述吸液口的顶部连接有吸液管,所述密闭圆环的底部紧密粘接有防压疮垫,所述防压疮垫的底部表面紧密粘接有药物缓释膜,所述密闭圆环的底部一开设有凹槽;
所述密闭圆环的顶部开设有集液口,所述集液口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板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圈与集液口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圆形结构,所述盖板的直径小于密闭圆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肝素帽的底端与密闭圆环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的底端与吸液口的内壁紧密粘接,且所述吸液管的底端与密闭圆环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端贯穿密闭圆环。
优选的,所述凹槽呈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远离吸液口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瓶。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远离吸液口的一端连接有螺口肝素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穿刺针固定,避免贴膜松动、减少更换贴膜的次数,同时能够减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闭圆环和盖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0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废液计量处理装置
- 下一篇:摇粒绒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