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0821.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周;傅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电机 替代 电磁离合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大齿轮盘以及第一小齿轮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小齿轮盘与第二转轴输出端全部固定设置的第二小齿轮盘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盘与第三转轴上的第二大齿轮盘啮合。本实用新型二段传动力通过第一小齿轮盘与第二转轴输出端的第二小齿轮盘啮合,再通过第一大齿轮盘与第三转轴上的第二大齿轮盘啮合传动,实现以伺服电机来做二段传动力的连通和断开,缩减延时的时间,而且有利于同步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离合器作为机械加工驱动机构的第二传动力,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电磁线圈通电,衔铁在无刷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吸力作用下克服预压弹簧的弹力向无刷电磁铁方向移动,带动传力铜套与输入齿轮摩擦接合,完成线控离心球臂接合装置与输入轴的旋转同步,线控离心球臂接合装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沿其轴向分力推动推力压盘将摩擦片副相互压紧,依靠摩擦片副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从动内花键毂与输入轴的同步旋转,从而实现离合器接合状态的动力传递。当电磁线圈不通电,在预压弹簧的作用下,衔铁与止动盘接合止动,线控离心球臂接合装置转速为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动力传递断开。
以电磁离合器作为机械加工驱动机构的第二传动力,电磁离合器在得磁和失磁时延时反应有200毫秒,因这200毫秒影响到机器上面的同步性。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以伺服电机传动作为二段传动力的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大齿轮盘以及第一小齿轮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小齿轮盘与第二转轴输出端全部固定设置的第二小齿轮盘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盘与第三转轴上的第二大齿轮盘啮合。
优选的,所述轴承固定设于第一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小齿轮盘位于第一大齿轮盘的右侧,且第一小齿轮盘与第一大齿轮盘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大齿轮盘、第一小齿轮盘、第二小齿轮盘以及第二大齿轮盘构成啮合传动的齿轮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伺服电机替代电磁离合器的装置,第一段的传动力通过电动机、第一转轴以及主动轮进行传动,二段传动力通过第一小齿轮盘与第二转轴输出端的第二小齿轮盘啮合,再通过第一大齿轮盘与第三转轴上的第二大齿轮盘啮合传动,实现以伺服电机来做二段传动力的连通和断开,相比于传统技术采用电磁离合器作为二段传动力而言,缩减延时的时间,而且有利于同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第一转轴;3、主动轮;4、轴承;5、第一大齿轮盘;6、第一小齿轮盘;7、第二转轴;8、第二小齿轮盘;9、伺服电机;10、第三转轴;11、第二大齿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0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封锁
- 下一篇:一种护墙见光收口连接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