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及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1103.5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宾;常省委;赵明学;郝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侯立曼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保护装置 使用 留置 | ||
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防针刺组件,防针刺组件包括内套管,在内套管上套设有能够沿内套管移动的外套管;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中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中套管连接,外套管能够沿中套管移动,中套管能够沿内套管移动;在内套管内设有至少1个挡片,挡片与内套管间隙配合,穿刺针贯穿挡片并与挡片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本实用新型防针刺组件的内套管、中套管及外套管用于在退针的过程中将穿刺针包裹住,避免穿刺针裸露出来,避免刺伤医护人员;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中套管,从而减少防针刺组件的总体长度;挡片用于遮挡穿刺针,防止穿刺针回穿,即当穿刺针退针过程中,再向软管座方向穿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注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及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在临床中各科室被广泛使用。操作步骤依次为:扎止血带、去除护针帽、左右松动穿刺针、针尖斜面朝上以15到30度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到5到10度、继续进针2毫米、后撤穿刺针2到3毫米、持针座将导管和穿刺针一起全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将穿刺针完全撤出、固定留置针,但是临床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撤穿刺针,当穿刺针撤出留置针软管座的一瞬间容易发生针尖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易导致血源性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及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能有效防止留置针留置成功后,在从软管座中拔出穿刺针时刺伤医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针刺组件,防针刺组件包括内套管,在内套管上套设有能够沿内套管移动的外套管。
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中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中套管连接,外套管能够沿中套管移动,中套管能够沿内套管移动。
在中套管底端设有中限位凸台,在中套管顶端设有中卡环,在外套管的顶端设有与中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外卡环,在内套管底端设有与中卡环相配合的内限位凸台,当中套管运动至内套管的底端时,中卡环顶紧在内限位凸台的端面,当外套管运动至中套管的底端时,外卡环顶紧在中限位凸台的端面。
在内套管内设有至少1个挡片,挡片与内套管间隙配合,穿刺针贯穿挡片并与挡片间隙配合。
在内套管内设有用于防止挡片向内套管底端移动的挡块。
在外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透明的端帽,在端帽的底端设有开口,在开口处固定有由透气不透液材质制成的透气膜。
在外套管上设有对称的操作手柄,在操作手柄的操作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棱。
手柄呈倒U型,操作手柄的底端与外套管固定连接。
一种使用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包括软管座和穿刺针,防针刺组件设置在软管座的底端,内套管与软管座的底端连接,穿刺针设置在在外套管内,穿刺针的底部与外套管固定连接。
内套管外套于或内嵌于软管座的底端,在软管座上依次设有环形槽和若干个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沿软管座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内套管的端部设有与环形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防针刺组件用于防止在穿刺针撤出软管座时,穿刺针刺伤医护人员,防针刺组件的内套管、中套管及外套管用于在退针的过程中将穿刺针包裹住,避免穿刺针裸露出来,避免刺伤医护人员;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中套管,从而减少防针刺组件的总体长度;当中套管运动至内套管的底端时,中卡环顶紧在内限位凸台的端面,当外套管运动至中套管的底端时,外卡环顶紧在中限位凸台的端面,起到限位作用;挡片用于遮挡穿刺针,防止穿刺针回穿,即当穿刺针退针过程中,再向软管座的方向穿刺;在软管座上依次设有环形槽和若干个第一凸起部,环形槽和第一凸起部用于对内套管进行限位,使内套管在一定力作用下,才可以脱离软管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1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