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铜箔微孔成型的镶陶瓷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1823.1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焦点激光制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铜箔 微孔 成型 陶瓷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用于铜箔微孔成型的镶陶瓷辊,包括钛辊主体,钛辊主体的辊面上设置有若干矩阵排列的微孔,任意微孔内镶嵌有陶瓷颗粒,陶瓷颗粒的顶面与辊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采用镶陶瓷颗粒的钛辊结构,在铜箔成型过程中自然形成微孔,无需采用二次微孔成型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微孔结构稳定可靠,提升了产品质量。采用陶瓷轴端及陶瓷隔断的设计,使得铜箔缘边规则,符合产品要求,同时可根据产品幅面进行位置匹配,满足不同规格的微孔铜箔同步成型。整体设计巧妙简洁,易于微孔铜箔成型,且钛辊套为可替换结构,可根据需求替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铜箔微孔成型的镶陶瓷辊,属于电镀辊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箔具有低表面氧气特性,可以附着与各种不同基材,如金属,绝缘材料等,拥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电磁屏蔽及抗静电,将导电铜箔置于衬底面,结合金属基材,具有优良的导通性,并提供电磁屏蔽的效果。可分为:自粘铜箔、双导铜箔、单导铜箔等。
本案设计一种应用在电池领域的铜箔,铜箔上具备矩阵排列的微孔,微孔的直径不超过0.1mm,传统地铜箔是采用钛辊进行电镀生产,再由微孔成型辊在铜箔上进行挤压成孔,而通过挤压成型的铜箔微孔存在凹凸形变,影响到微孔铜箔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微孔铜箔成型工艺复杂且成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用于铜箔微孔成型的镶陶瓷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铜箔微孔成型的镶陶瓷辊,包括钛辊主体,
所述钛辊主体的辊面上设置有若干矩阵排列的微孔,任意所述微孔内镶嵌有陶瓷颗粒,所述陶瓷颗粒的顶面与所述辊面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钛辊主体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陶瓷轴端,所述陶瓷轴端的直径与所述钛辊主体的直径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钛辊主体包括钛辊套、轴杆及内衬体,
所述钛辊套设置在所述内衬体上,所述轴杆贯穿所述内衬体的通孔,两个所述陶瓷轴端套接在所述轴杆上、并且分别与所述内衬体相抵接,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锁止机构。
优选地,所述陶瓷轴端与所述内衬体之间设有榫卯结构。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内设有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钛辊主体包括两段所述钛辊套、分别搭载所述钛辊套的两个内衬体、及套接在所述轴杆上的位于两个内衬体之间的陶瓷隔断。
优选地,所述陶瓷隔断与任意所述内衬体之间设有榫卯结构。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内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采用镶陶瓷颗粒的钛辊结构,在铜箔成型过程中自然形成微孔,无需采用二次微孔成型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微孔结构稳定可靠,提升了产品质量。
2.采用陶瓷轴端及陶瓷隔断的设计,使得铜箔缘边规则,符合产品要求,同时可根据产品幅面进行位置匹配,满足不同规格的微孔铜箔同步成型。
3.整体设计巧妙简洁,易于微孔铜箔成型,且钛辊套为可替换结构,可根据需求替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铜箔微孔成型的镶陶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镶陶瓷辊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镶陶瓷辊的一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镶陶瓷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焦点激光制辊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焦点激光制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1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光能互补三维路障探测智能导盲杖
- 下一篇:一种加厚泡棉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