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行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3317.6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栾科之;冯彦杰;戴维莹;梁磊;解奎生;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93 | 分类号: | F16H3/093;F16H61/04;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双联齿轮 外力推动 挂挡 本实用新型 过渡齿轮 行走齿轮 插秧机 小齿轮 行走箱 锥齿轮 档位 适应性增强 倒挡介轮 倒档介轮 动力传递 啮合连接 前进档位 区域用户 同步转动 一级传动 左右移动 轴带动 平顺 传动 倒挡 倒档 反转 株距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秧机行走箱,包括Ⅰ轴、Ⅱ轴和Ⅲ轴,所述Ⅰ轴带动行走齿轮同步转动,行走齿轮受挂挡外力推动与设置在Ⅱ轴的过渡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递,Ⅱ轴还设置有小齿轮,小齿轮啮合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Ⅲ轴上设置的过渡齿轮II啮合实现传动,所述Ⅲ轴上还设置有双联齿轮II,双联齿轮II受挂挡外力推动左右移动产生档位,双联齿轮II被外力推动移动与倒挡介轮啮合时产生倒挡,倒档介轮同时与I轴上的双联齿轮III一直保持啮合,比正常前进档位多出一级传动从而反转产生倒档。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株距档位,农艺适应性增强,满足了不同区域用户的使用要求,使用时挂挡平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用行走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乘坐式插秧机用多株距和换挡新结构的行走箱。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简易乘坐式插秧机行走箱存在着:1是株距档位少,而且没有倒挡,农艺适应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区域用户的使用要求;2是行走箱的行走档挂挡不平顺,冲击力大,特别是新用户不太适应,存在着使用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插秧机行走箱,增加了株距档位,农艺适应性增强,满足了不同区域用户的使用要求,使用时挂挡平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
一种插秧机行走箱,包括Ⅰ轴、Ⅱ轴和Ⅲ轴,所述Ⅰ轴带动行走齿轮同步转动,行走齿轮受挂挡外力推动与设置在Ⅱ轴的过渡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递,Ⅱ轴还设置有小齿轮,小齿轮啮合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Ⅲ轴上设置的过渡齿轮II啮合实现传动,所述Ⅲ轴上还设置有双联齿轮II,双联齿轮II受挂挡外力推动左右移动产生档位,双联齿轮II被外力推动移动与倒挡介轮啮合时产生倒挡,倒档介轮同时与I轴上的双联齿轮III一直保持啮合,比正常前进档位多出一级传动从而反转产生倒档。
进一步地,外力推动挂挡时,所述行走齿轮与双联齿轮Ⅲ通过内外渐开线花键齿轮啮合来实现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Ⅰ轴通过轴上的花键带动行走齿轮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小齿轮通过花键与II轴连接同步转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增加了株距档位,农艺适应性增强,满足了不同区域用户的使用要求,使用时挂挡平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行走齿轮和双联齿轮III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行走齿轮和双联齿轮III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档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3中:2-过渡齿轮II;4-双联齿轮II;5-III轴;7-II轴;8-I轴;9-双联齿轮III;10-行走齿轮;11-锥齿轮;12-过渡齿轮;13-小齿轮;14-轴承。
21-倒档介轮。
图4-6中:15-行走齿轮;16-双联齿轮III;17-I轴;18-II轴;19-双联齿轮I;20-过渡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福尔沃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