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3515.2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6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鼎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7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路板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下模设置在上模底部,上模与下模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有伸缩杆,下模的底部两端表面嵌入有按压块,同时下模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可翻转的封闭条,上模与下模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嵌入凹槽,上模与下模的内侧表面嵌入连接有切刀,上模与下模的切刀位置相互咬合设置,切刀的顶部套接连接有辅助套与弹性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贯穿上模与下模的伸缩杆,达到使上模与下模嵌合定位,通过设置为“T”状的嵌入凹槽达到在连接切刀的时候稳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模具。
背景技术
线路板行业通常使用模具对线路板来进行分条,效率低下而且不良率较高,现有的线路板模具,由于结构的原因超过两条刀口的模具通常容易破碎变形,且定位不精确,同时对切刀不能进行更换,导致线路板加工效率低下,不良品率过高,而且要需要经常修模,浪费时间,成本较高,因此解决此类问题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模具通过结构与功能性的改进,以解决连接效易破碎变形与定位不准确,且不能更换切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模具中,具体包括:一种线路板模具, 包括上模与下模,下模设置在上模底部,上模与下模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有伸缩杆,下模的底部两端表面嵌入有按压块,同时下模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可翻转的封闭条,上模与下模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嵌入凹槽,上模与下模的内侧表面嵌入连接有切刀,上模与下模的切刀位置相互咬合设置,切刀的顶部套接连接有辅助套与弹性套。
进一步,伸缩杆设置为套接机械式伸缩杆,套接连接处设置有压缩弹簧,且伸缩杆的底部表面环绕设置有弹簧块,下模的内侧两端开设有供伸缩杆嵌入的凹槽。
进一步,上模与下模的两端表面均贯穿连接有嵌入轴,嵌入轴同时贯穿伸缩杆顶部。
进一步,嵌入凹槽设置有若干个,且正对切刀的位置开设,嵌入凹槽设置为“T”状,与切刀的底部嵌合。
进一步,辅助套设置在弹性套的上方,辅助套设置为喇叭状橡胶套,且靠近设置在切刀的刀头位置。
进一步,弹性套设置为弹簧状橡胶柱套,套接在辅助套一端,且与辅助套固定熔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贯穿上模与下模的伸缩杆,达到使上模与下模嵌合定位,同时可伸缩的设置使得伸缩杆可以进行伸缩,达到使用便捷的效果,通过设置为“T”状的嵌入凹槽达到在连接切刀的时候更加稳定的效果,同时达到便于更换切刀的效果。
其次,通过设置为喇叭状的额辅助套达到在对线路板进行操作的时候支撑线路板表面的效果,防止线路板在操作时破碎变形,由于弹性套设置为弹簧状的橡胶柱套,从而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可以回弹收缩,从而通过弹性套达到调节辅助套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切刀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上模-1,下模-2,伸缩杆-3,嵌入轴-4,按压块-5,封闭条-6,嵌入凹槽-7,切刀-8,辅助套-9,弹性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鼎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鼎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音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