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3614.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显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显丞 |
主分类号: | H05B3/28 | 分类号: | H05B3/28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吴圳添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发热 装置 具有 取暖器 热敷 电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的支架,两片高温玻璃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涂层,两片高温玻璃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所述导电纳米涂层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使用时,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两片导电涂层开始发热,在发热过程中,红外线发热装置以正弦波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同时,在红外线发热装置内,即在热辐射共振区内,两片导电涂层也互相发射热辐射,两片导电涂层都在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迅速提高整个红外线发热装置的温度,与传统的发热器相比,具有提速快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
背景技术
导电涂层是加涂在绝缘材料表面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薄膜或涂层。导电涂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掺合型,另一类是透明薄膜型。掺合型导电涂层是将细颗粒的导电材料掺入到涂层的填料中,与有机或无机黏结剂、稀释剂一道涂刷或喷涂到绝缘材料表面,形成具有某种导电能力的导电层。它可以用喷涂、印刷、刷涂等工艺加涂在刚性或柔性底材上。根据使用要求,调节填料中导电粉末的含量,或用不同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则可调节导电涂层的电阻率。这类涂层主要用作电极、电加热膜.也可用来消除静电干扰。
目前的加热电器,尤其是家用的加热电器,一般采用发热管、电热丝、电磁加热等,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在使用时,都需要稳流装置或者交流转直流装置,零部件多,易损坏,拆装不便,亟需一种能够替代加热电器中传统发热件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热敷灯、电热炉,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发热机构,可应用于各种加热电器中,克服传统发热器的各种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包括两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高温玻璃和固定两片高温玻璃的支架,两片高温玻璃相对的面均涂有导电涂层,两片高温玻璃之间形成热辐射共振区;所述导电涂层的两端接有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连接交流电源。
使用时,可以将红外线发热装置直接连接220V的家用电源,无需加入稳流装置和电流转换器,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两片导电涂层开始发热,在发热过程中,红外线发热装置以正弦波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同时,在红外线发热装置内,即在热辐射共振区内,两片导电涂层也互相发射热辐射,两片导电涂层都在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迅速提高整个红外线发热装置的温度,与传统的发热器相比,具有提速快的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分别支撑固定所述高温玻璃的两侧,所述电源包括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电极,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涂层为导电纳米涂层。
进一步的,为提高导电性,所述电极的材料为银。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玻璃包括条形、圆形、方形,对应的,所述和电涂层也是条形、圆形、方形,不同的形状,能够应用于不同的电器,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种取暖器,采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还包括机壳和反射罩,所述反射罩安装在所述机壳内,且具有朝机壳外的槽,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槽内。
使用时,两片高温玻璃独立发热,又同时吸收对方发出的热辐射,与传统采用发热管的取暖器相比,本申请的整个取暖器的加热速度快,能更快给使用者带来温暖,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
一种红外线热敷灯,采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发热装置,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内部涂有弧形的反射层,所述红外线发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灯罩内。
本申请提出的红外线热敷灯加热速度快,稳定发热,适用于各种医疗场所,为患者提供红外热敷理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显丞,未经林显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