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3979.3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君伟;赵玉倩;尹方娜;王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D7/00;A61D7/04;A61M5/42;A61M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4041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 小鼠 腹腔 装置 | ||
1.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平台(10)、注射针头(20)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给药平台(10)上的针头固定装置(30),所述给药平台(10)具有中空的内腔(12),所述给药平台(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生小鼠的固定区域(11),所述固定区域(11)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内腔(12)连通的吸附孔(13),所述内腔(12)通过第一软管(14)与负压装置连通,所述注射针头(20)通过第二软管(21)与微量注射装置连通,所述注射针头(20)固定在所述针头固定装置(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平台(10)上设置用于给新生小鼠提供氧气的氧气罩(50),所述氧气罩(50)通过第三软管(51)与氧气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域(11)具有凹陷结构,所述吸附孔(13)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平台(10)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生小鼠的肢体部的肢体固定装置(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固定装置(30)和所述肢体固定装置(40)通过磁力吸引的方式可随意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给药平台(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固定装置(30)包括第一底座(31)、滑座(32)、第一螺钉(35)、标尺(33)和限位机构(34),所述第一底座(31)与所述给药平台(10)之间通过磁力相互吸引,所述第一底座(31)上设置有滑槽(311),所述滑座(3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311)内,所述滑座(32)上设置有容置槽(321),所述第一螺钉(35)与所述滑座(3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35)的一端可伸入到所述容置槽(321)内以对放置到所述容置槽(321)内的所述注射针头(20)进行固定,所述标尺(33)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31)或所述滑座(32)上,用于测量所述滑座(32)的滑动距离,所述限位机构(34)用于对所述滑座(32)在所述滑槽(311)内的滑动距离进行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33)设置的一端与所述滑座(32)固定连接,所述标尺(33)与所述滑槽(311)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机构(34)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标尺(33)上的第一挡块(34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341)上的第二螺钉(342),所述第二螺钉(342)用于对所述第一挡块(341)的滑动进行锁定;当所述第一挡块(341)被锁定时,所述第一挡块(341)可与所述第一底座(3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31)上设置有限位柱(312),所述滑座(32)上设置有第二挡块(322),所述第一挡块(341)和所述第二挡块(322)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柱(312)的两侧,所述第二挡块(322)可与所述限位柱(31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固定装置(40)包括第二底座(41)、第一夹板(42)、第二夹板(43)和调节螺杆(45),所述第二底座(41)与所述给药平台(10)之间通过磁力相互吸引,所述第一夹板(42)和所述第二夹板(4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41)上,所述第一夹板(42)和所述第二夹板(43)的相对内侧都设置有软垫(44),所述第一夹板(42)与所述第二底座(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43)与所述第二底座(4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45)穿过所述第二夹板(43),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41)上,所述调节螺杆(45)与所述第二夹板(43)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生小鼠腹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注射装置为微量注射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39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伤员分诊标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折叠书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