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套离线堆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4748.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尉晓军;郭晓云;孟令国;李洋;卢立杰;杜文坡;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06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线 堆焊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辊套离线堆焊工装,包括底座、高位支撑架、低位支撑架、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用于固定辊套的装卡结构,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可拆卸的与高位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可拆卸的与低位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旋转轴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布置;所述旋转轴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辊套装载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完成辊套的快速装卡以及旋转的动作,而且使得辊套的堆焊层上沿处于水平的状态,方便堆焊设备的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堆焊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套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套离线堆焊工装。
背景技术
辊套广泛应用于水泥熟料、矿渣及建筑废料的研磨,其要求具有良好的硬度,而这就需要通过在辊套的表面堆焊硬度较高和耐磨性较好的堆焊层来实现,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堆焊层会逐渐的被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进行堆焊修复,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特制的工装来进行支撑,以配合堆焊设备来完成修复工作。
现有的工装一般将辊套沿竖直方向进行装卡,即图1中的状态,由于辊套的堆焊层1-1为倾斜面,所以在堆焊的时候较为麻烦,需要进行复杂的参数设置,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堆焊修复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辊套离线堆焊工装,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辊套离线堆焊工装,包括底座、高位支撑架、低位支撑架、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用于固定辊套的装卡结构,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可拆卸的与高位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可拆卸的与低位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旋转轴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布置;
所述旋转轴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
所述装卡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旋转轴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可拆卸的设置有卡板,卡板的内侧设置有与辊套的内腔相适配的第一卡接面,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与辊套的内腔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面;
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辊套装载台。
进一步,所述高位支撑架的顶部与第一轴承座的底部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低位支撑架的顶部与第二轴承座的底部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由套装在旋转轴上的第一骨架以及均匀的设置在第一骨架周围的若干第一支撑板组成。
进一步,所述卡板通过螺钉与第一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架由套装在旋转轴上的第二骨架以及均匀的设置在第二骨架周围的若干第二支撑板组成,所述第二卡接面设置在第二支撑板9c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吊环与第二吊环。
进一步,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链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辊套装载台为环形的筒状结构,辊套装载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完成辊套的快速装卡以及旋转的动作,而且使得辊套的堆焊层上沿处于水平的状态,方便堆焊设备的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堆焊效率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辊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4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发酵罐电机散热装置
- 下一篇:高炉吊装口电葫芦供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