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信号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5135.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邓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海舟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08;G01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信号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采集装置本体,采集装置本体由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组成,且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相互螺纹连接,并且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连接处嵌设有密封圈,第二套接罩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控盒,第二套接罩的内表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控盒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和无线传输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缆接头的温度信号采集,通过紧固环将两个电缆分别与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将连接的两个电缆通过采集装置本体进行相对限位,提高了两个电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采集装置本体还可以对两个电缆的连接处进行进一步的密封防尘防雨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温度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是过程控制系统中重要的被控变量之一,工业现场通常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式,而检测方式包括热膨胀原理法、压力温度原理法、热效应法、热电阻原理法及热辐射原理法等,其中热电阻原理法是最成熟的方法之一,它的测温原理是根据导体或者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将电阻值的变化用显示仪表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测温目的。为了使PLC实现对温度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与自动控制,引用热电阻式、热电偶式等不同类型温度计的温度模拟输入单元,它能将各种温度计转换出的模拟信号在用户任意设置的量程内线性转换成数字量,并按工程单位重新标定为百分比型数据后,保存到PLC的相应存储字内。
现有的电缆接头缺少温度信号采集装置,电缆的接头易发生过热烧毁现象,虽然目前有一些电缆接头温度信号采集装置,但是其结构简单,无法对连接的电缆进线相对限位,无法对电缆的接头进线进一步的防尘防雨保护,并且无法实现远程监测的功能,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温度信号采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信号采集装置,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且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同时增加了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度信号采集装置,包括采集装置本体,所述采集装置本体由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组成,且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相互螺纹连接,并且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连接处嵌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套接罩的上表面固定有电控盒,所述第二套接罩的内表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控盒的前表面嵌设有显示屏和报警灯,所述电控盒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和无线传输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接罩由锥形套和套接管组成,所述锥形套和套接管为浇筑一体化结构,所述锥形套远离套接管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圈,所述套接管上套接有紧固环。
优选地,所述紧固环由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组成,且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之间采用紧固螺栓相互固定。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 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灯、显示屏和无线传输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与终端设备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接罩的内表壁上开设有配合螺纹圈使用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栓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紧固螺栓关于第一弧形架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开设有配合紧固螺栓使用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该温度信号采集装置适用于电缆接头的温度信号采集,在使用时,将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分别套接在需要连接的两个电缆的连接处,将两个电缆相互连接,然后将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螺纹连接,此时再通过紧固环将两个电缆分别与第一套接罩和第二套接罩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将连接的两个电缆通过采集装置本体进行相对限位,提高了两个电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采集装置本体还可以对两个电缆的连接处进行进一步的密封防尘防雨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海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海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5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