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护套的剥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5550.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3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33313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万里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上切刀 支撑件 拉绳 竖杆 本实用新型 弹性件 进线 拉环 电线电缆护套 剥离装置 侧面固定 传动连接 电线电缆 螺纹连接 转动连接 下切刀 有效地 摆动 抖动 卡簧 内壁 切刀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护套的剥离装置,包括进线框,所述进线框的右侧螺纹连接以后剥离框,所述剥离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切刀,所述剥离框的顶部贯穿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上切刀,所述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传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切刀。本实用新型可以拉动拉环,拉环通过拉绳拉动上切刀在支撑件以及卡簧的作用下进行摆动,更好的对其进行剥离,使用十分方便,适应不同的电线电缆,并且通过抖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剥离,不会出现切刀切到手的情况,极大的提升了剥离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护套的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电线电缆产品绝大多数是截面(横断面)形状完全相同(忽略因制造而产生的误差)、呈长条状的产品,这是由于在系统或设备中是作为构成线路或线圈而使用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研究分析线缆产品的结构组成,只需从其截面来观察分析。电线电缆产品的结构元件,总体上可分为导线、绝缘层、屏蔽和护层这四个主要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填充元件和承拉元件等。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场合,有的产品结构极为简单
电线电缆的使用十分频繁,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有时候在使用的时候或者线缆回收的时候电线电缆需要进行护套剥离,但是现有的剥离多用剪刀,导致使用的时候十分不方便,费时费力,甚至可能切刀人的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护套的剥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电缆护套的剥离装置,包括进线框,所述进线框的右侧螺纹连接以后剥离框,所述剥离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切刀,所述剥离框的顶部贯穿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上切刀,所述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传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切刀,所述上切刀的顶部通过卡簧固定于支撑件,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拉绳的有点贯穿竖杆且延伸至按压块的顶部,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剥离框内壁的顶部与所述上切刀之间且位于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进线框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线框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
优选的,所述进线框与所述剥离框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通过将进线框与剥离框螺纹连接,将需要进行剥离的电线电缆穿过进线框,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对其进行缓冲限位,进入剥离框后,下切刀及进行底部的剥离,通过线缆的大小按压按压块,稍等竖杆推动上切刀到达合适的位置,如果遇到不能顺利切的时候,可以拉动拉环,拉环通过拉绳拉动上切刀在支撑件以及卡簧的作用下进行摆动,以便更好的对其进行剥离,使用十分方便,适应不同的电线电缆,并且通过抖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剥离,不会出现切刀切到手的情况,极大的提升了剥离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昨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线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5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