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机的工件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6681.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江;赵煜;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锐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30 | 分类号: | B29C65/30;B29C37/00 |
代理公司: | 50218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板 表壁 夹槽 底板 液压伸缩杆 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 热熔机 液压缸 支撑板 底端 工件固定装置 顶端连接 夹持工件 偏移 定位杆 美观性 晃动 夹持 熔合 错位 保证 贯穿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熔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熔机的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一夹槽,所述底板上表壁且位于第一夹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壁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其下方,且液压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下表壁开设有第二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的配合可以保证夹持工件的稳定性,避免晃动,定位杆可以避免夹持过程中发生错位和偏移,保证产品的熔合质量,增加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熔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机的工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热熔机是由电加热方法将加热板热量传递给上下塑料加热件的熔接面,使其表面熔融,然后将加热板迅速退出,将上下两片加热件加热后熔融面熔合、固化、合为一体的仪器,再将工件熔合过程中,需要利用固定装置将待熔合的工件固定起来,保证熔合的精确性。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热熔机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固定装置固定效果差,容易发生偏移和错位,从而造成熔合的产品质量差,影响美观,此外,普通的固定装置未设置缓冲结构,在夹持待熔合工件时,夹持力过大容易造成工件损坏或者变形,降低产品的质量,影响收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机的工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固定效果差,容易发生偏移和错位的问题,此外,普通的固定装置未设置缓冲结构,夹持力过大易造成工件损坏或者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机的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一夹槽,所述底板上表壁且位于第一夹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壁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其下方,且液压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下表壁开设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一夹板的上表壁一端对称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第二夹板的上表壁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定位杆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安装板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的内壁均对称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外端固定有夹垫。
优选的,所述夹垫的外表壁均匀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为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对称安装有垫脚,所述垫脚为倒扣的碗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相吻合形成圆形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的配合可以保证夹持工件的稳定性,避免晃动,定位杆可以避免夹持过程中发生错位和偏移,保证产品的熔合质量,增加美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弹簧和夹垫的配合,在夹持工件时,工件首先接触夹垫,随着夹持力的增大,弹簧收缩,产生的反作用力可缓冲过大的夹持力,避免工件损坏或者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夹槽、3-定位杆、4-支撑板、5-安装板、6-液压伸缩杆、7-液压缸、8-第二夹槽、9-第二夹板、10-缓冲弹簧、11-凸起、12-夹垫、13-第一夹板、14-通孔、15-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锐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锐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6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