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脱水及含水率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6840.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雨;饶宾期;徐鹏;于明州;张继成;吴敏;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脱水 含水率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及含水率检测装置,包括压滤单元、出料单元、电磁单元和检测单元(4),所述的压滤单元包括油缸(18)、左推板(1)、左套筒(2)、过滤圆筒(3)和右推板(8),油缸(18)的推杆与左推板(1)固定连接;左套筒(2)与过滤圆筒(3)套合形成压滤腔室;所述的电磁单元包括一号线圈(1‑1)、四号线圈(8)、左侧固定环(3)和右侧固定环(4‑4);所述的检测单元(4)包括二号线圈(4‑2)、三号线圈(4‑5)、线圈固定环(4‑3)和定位滑块(15)。本实用新型中,电磁力与油缸机械压力协同脱水,并利用电磁力带动检测单元运动,无需取样即可在脱水过程中方便快速在线检测污泥含水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及含水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是指通过对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进行化学调质处理后,再压榨脱水,一般可将污泥含水率降至含水率60%以下,经过深度脱水的污泥不仅在质量上有所降低,在体积、运输成本上也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污泥后续处置途径更为广泛,可作为电厂低品位的燃料,或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孰料,实现稳定、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含水率是表征污泥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含水率的变化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处理工况,故需要一种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含水率的方法。
目前,用于测量含水率的常用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微波加热法,在线水分仪检测法等。其中烘干法测量最为普遍,其测量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但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根据国标规定,烘干处理通常需要24小时,整个测试耗费能源且不可重复测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实际生产中需要实时掌握污泥含水率的变化情况,以便对过程实时监控,而当前的测量方法并不能实现该要求。
核磁共振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激发原子核自旋系统产生自由进动信号,然后观测系统的弛豫时间过程,从而获取原子核信息的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能源煤矿、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核磁共振检测具有无损的优势,但在污泥处理领域,尚未有利用核磁共振在污泥处理过程中进行在线含水率检测的技术,在污泥处理设备未能直接匹配检测含水率的核磁共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污泥脱水装置中不能方便、快速且在线检测其含水率,提出一种能够在可在脱水过程中方便快速在线检测污泥含水率的污泥脱水及含水率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污泥脱水及含水率检测装置,包括压滤单元、出料单元、电磁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的压滤单元包括油缸、左推板、左套筒、过滤圆筒和右推板,所述油缸的推杆与左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左套筒与过滤圆筒套合形成压滤腔室,在过滤圆筒的内壁上敷设滤布,所述左推板连接在所述左套筒的左侧;所述的出料单元包括电磁插销和电动丝杆,电磁插销分布在过滤圆筒的右端外环,用于固定出料板,所述电动丝杆一端与右推板连接,一端固定在右侧支架上;
所述的电磁单元包括一号线圈、四号线圈、左侧固定环和右侧固定环,所述一号线圈内嵌于左推板中,所述四号线圈置于右推板内,在压滤的过程中两线圈之间形成的电磁力,与油缸产生的机械压力耦合作用,左侧固定环和右侧固定环上均匀分布多个小型电磁铁,通过一号线圈与左侧固定环、四号线圈与右侧固定环产生的电磁力控制检测单元的位置;
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二号线圈、三号线圈、线圈固定环和定位滑块,二号线圈和三号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固定环和右侧固定环上,其中二号线圈与三号线圈通过长度为线圈半径的线圈固定环连接,定位滑块一端固定在二号线圈与三号线圈的两端,另一端连接在外壳内侧的直线导轨上,所述外壳位于过滤圆筒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二号线圈、线圈固定环与三号线圈组成亥姆霍兹线圈,对亥姆霍兹线圈通电,左推板中的一号线圈在含水率检测过程中充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负责收集泥饼的信号,通过射频系统与信号发生器与计算机系统的协同作用完成含水率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6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坯布收卷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材牵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