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机内外筒缝隙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8411.0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余上生;陈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鸿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5/00 | 分类号: | D06F3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庄伟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内外 缝隙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内外筒缝隙清洁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保护套、连接钢绳、毛刷、照明灯,所述主机的下端设置照明灯,所述主机的内部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连接钢绳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包裹于连接钢绳的外部,所述保护套的设于照明灯的下部,所述连接钢绳的下部设置毛刷,改进了上述设备未考虑洗衣机外桶的清洗,清洁刷本身会滞留大量污垢的问题,通过主机与毛刷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清洁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清洁刷的自身污染,在主机的下端设置照明灯,设备使用时使用者可以观察筒内的清洁状况,一个区域清洁完成之后可以马上开始下一个区域的清洁作业,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保洁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内外筒缝隙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普遍会使用洗衣机进行衣物的清洗,洗衣机也进行了不断地升级,清洁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在洗衣机在进行长期的清洗过程中,洗衣机内桶和外桶间会有污垢细菌的滞留,如果不对洗衣机进行拆解,很难进行清洗,所以大多的家庭都没有对洗衣机清洗的有效方法,另外,市场对洗衣机自身清洁方面关注还不够,技术也不够成熟,中国专利CN200620109066公开了一种清洁洗衣机内桶外壁的装置,在洗衣机的内、外桶壁之间装有清洁刷以及与清洁刷相连的位置切换装置,所述的清洁刷为长度与洗衣机的内桶壁高度相当、具有刷毛的条状结构,清洁刷的端部与外桶之间有活动的连接点,该装置可以在内桶外壁清洗时调整清洗刷对外壁清洗,不需清洗时,可将清洗刷移到靠近外桶一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上述设备未考虑洗衣机外桶的清洗,同时忽略了清洁刷本身会滞留大量污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衣机内外筒缝隙清洁装置,其解决了上述设备未考虑洗衣机外桶的清洗,同时忽略了清洁刷本身会滞留大量污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洗衣机内外筒缝隙清洁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钢绳、毛刷,所述连接钢绳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多根钢丝编织缠绕结构,所述连接钢绳的下部设置毛刷,所述毛刷的上端延伸至连接钢绳的二分之一到上部三分之一之间,所述毛刷通过粘合层固定在连接钢绳的表面,或者毛刷可以直接编织进连接钢绳的编织结构内。
进一步的,其结构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内部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连接钢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主机手柄、电池仓,所述主机的外壳与主机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的上端设置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与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机可以通过连接头和连接座连接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钢绳上还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包括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共两段,所述上保护套的下端通过卡扣和下保护套的上端配合,所述下保护套的内部设置磨损保护环,所述磨损保护环为下保护套内部向内凸起的环状结构,其内径大于连接钢绳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的下端设有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包括灯架、LED灯珠,所述灯架为圆盘形结构,所述灯架上均匀的分布4-6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通过电源连接线与电池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的灯架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灯架上的凹槽内或者通过连接架与灯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鸿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鸿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8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