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离心风机进风口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9709.3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晟昊通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F04D29/66;F04D25/08;F04D29/3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离心 风机 风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离心风机进风口的结构,包括风机蜗壳、风机集流器、叶轮和电机,所述风机集流器通过风机蜗壳固定安装在进风口处,所述风机集流器对应进风口设置有整流栅结构,所述叶轮的输入端面对应进风口等距设置有叶片。该高效离心风机进风口的结构,具备稳定通风机入口气体流动扰动,阻止气流旋涡的产生,而且减少了“对涡流”、“二次逆流”的发生,消弱了流场的畸变,对风机的特性运动起到了很好提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通风机进风口都没有任何整流装置,造成各种气流扰动,因叶轮旋转作用下进风口处产生气流旋涡,致使风机叶轮做功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离心风机进风口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风机,其进风口都没有任何整流装置,造成各种气流扰动,因叶轮旋转作用下进风口处产生气流旋涡,致使风机叶轮做功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离心风机进风口的结构,具备稳定通风机入口气体流动扰动,阻止气流旋涡的产生,而且减少了“对涡流”、“二次逆流”的发生,消弱了流场的畸变,对风机的特性运动起到了很好提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通风机进风口都没有任何整流装置,造成各种气流扰动,因叶轮旋转作用下进风口处产生气流旋涡,致使风机叶轮做功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离心风机进风口的结构,包括风机蜗壳、风机集流器、叶轮和电机,所述风机蜗壳的输入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机集流器通过风机蜗壳固定安装在进风口处,所述风机集流器对应进风口设置有整流栅结构,所述叶轮的输入端面对应风机集流器的输出端设置,所述叶轮的输入端面对应进风口等距设置有叶片,所述风机蜗壳对应叶轮的安装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的安装端与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且电机的输出端与叶轮的安装端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风机集流器呈斗状设置,所述整流栅结构采用进风口十字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叶片对应电机的转动方向呈弧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设置整流栅结构,在电机连接电源运行对叶轮带动转动,从而对风力随着叶轮的转动产生抽取风力时,气体通过进风口进入风机蜗壳内部,进风口出设置的整流栅结构稳定风机蜗壳入口气体流动扰动,阻止气流旋涡的产生,而且减少了“对涡流”、“二次逆流”的发生,消弱了流场的畸变,对风机的特性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提高,由于风机进风口设计了整流栅装置,改善了来流气体的流动状况,稳定了流场,使风机叶轮叶片每片叶片的做功相等,运行更加稳定,减少了风机振动概率,减少了运行噪声,对风机叶轮运行寿命的延长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风机蜗壳1;风机集流器2;叶轮3;电机4;进风口5;整流栅结构6;叶片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晟昊通风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晟昊通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9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连续纤维退纱的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