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搅拌的建筑混凝土漏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1419.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2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建峰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搅拌 建筑 混凝土 漏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搅拌的建筑混凝土漏斗装置,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顶端一侧的进料漏斗,筒体内远离进料漏斗的一侧顶端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顶端的正反电机,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贯穿壳体并延伸至筒体内的L形转轴,壳体内的一侧分别设有与L形转轴相连接的拖板一和拖板二,拖板一和拖板二与L形转轴的连接处分别均设有轴套,拖板一和拖板二的一侧分别设有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有益效果:进而使得搅拌叶在筒体内对混凝土进行往复旋转震荡搅拌,混凝土在搅拌桶内循环流动,达到了混凝土搅拌均匀的效果,增大了混凝土的机会,使得混凝土充分搅拌,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自动搅拌的建筑混凝土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漏斗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它能够使混凝土均匀的浇筑入模,但现有的建筑混凝土漏斗装置,大多体积较大,且较为笨重,不易移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流速较慢,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影响浇筑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自动搅拌的建筑混凝土漏斗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动搅拌的建筑混凝土漏斗装置,包括筒体和位于所述筒体顶端一侧的进料漏斗,所述筒体内远离所述进料漏斗的一侧顶端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顶端的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筒体内的L形转轴,所述壳体内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L形转轴相连接的拖板一和拖板二,所述拖板一和所述拖板二与所述L形转轴的连接处分别均设有轴套,所述拖板一和所述拖板二的一侧分别设有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之间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底端与所述衔接杆二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齿轮盘的顶端穿插于所述衔接杆一的底端并延伸至所述L形转轴的一侧设有轴杆,所述轴杆的顶端设有导轮,所述导轮通过皮条与所述L形转轴相连接,所述L形转轴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皮条相匹配的滑槽,所述L形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筒体内环绕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叶,所述筒体的一侧与所述正反电机相电性连接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L形转轴的上且位于所述拖板一和所述拖板二之间设有与所述齿轮盘相匹配的轮齿。
进一步的,所述轮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轴套相匹配的滚轴,且所述正反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盘通过轴承与所述衔接杆二相连接,且所述轴杆与所述衔接杆一的穿插处设有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L形转轴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搅拌叶的下方设有混合浆,所述混合浆为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的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底端边角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座,所述支撑脚座的底端设有缓冲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正反电机的驱动,使得轮齿随着齿轮盘推动L形转轴的倾斜往复旋转运动,进而使得搅拌叶在筒体内对混凝土进行往复旋转震荡搅拌,混凝土在搅拌桶内循环流动,达到了混凝土搅拌均匀的效果,增大了混凝土的机会,使得混凝土充分搅拌,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建峰,未经姜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1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作业本切割装置
- 下一篇:全地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