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微波消融针及微波消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1465.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顾俊超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微波 消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冷微波消融针及微波消融装置,包含有,针身本体,其具有针身前段、针身中段及针身后段,所述针身前段的前端部为尖刺部且所述针身前段的前端部形成有孔;同轴电缆,其被置于所述针身本体的内部;冷却管组,其被置于所述针身后段的内部,所述冷却管组具有环绕于所述同轴电缆外侧的冷却内管及环绕于所述冷却内管外侧的冷却外管;以及,定位套体,其具有套体前段及套体后段;其中,所述冷却外管与所述针身后段共同界定出隔热腔,所述隔热腔的内部容置有吸引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利用水冷的方式对同轴电缆进行散热冷却,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水冷微波消融针及微波消融装置。
背景技术
消融治疗主要用于心血管内科、肿瘤外科等医学领域。消融治疗中使用的微波消融针所提供的微波能量辐射到肿瘤病灶组织,微波能量使肿瘤病灶组织中的离子、极性水分子旋转振动、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通过热的形式使肿瘤细胞灭活,以达到肿瘤治疗目的。目前,现有的微波消融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用于传输微波能量的同轴电缆在工作时热量较高,无法较好地被冷却散热;2,同轴电缆的长度较长,在前端位置无任何装置帮助定位,出现前端略微偏离轴心的情况。3,无法采样肿瘤病灶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冷却散热效果不佳,其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同轴电缆的前端略微偏离轴心,再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样肿瘤病灶组织,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真圆水冷微波消融针。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冷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针身本体,其具有针身前段、针身中段及针身后段,所述针身前段的前端部为尖刺部且所述针身前段的前端部形成有孔;
同轴电缆,其被置于所述针身本体的内部;
冷却管组,其被置于所述针身后段的内部,所述冷却管组具有环绕于所述同轴电缆外侧的冷却内管及环绕于所述冷却内管外侧的冷却外管;以及,
定位套体,其具有套体前段及套体后段,所述套体前段封堵于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针身中段间,所述套体后段封堵于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冷却外管间;
其中,所述冷却外管被置于所述套体前段的后面,所述冷却外管的前端面与所述套体前段的后端面相抵;
其中,所述冷却内管与所述同轴电缆共同界定出冷却进水腔;
其中,所述冷却外管与所述冷却内管共同界定出冷却回水腔;
其中,所述冷却内管被置于所述套体后段的后面,所述冷却内管的前端面与所述套体后段的后端面间具有前后向的间隙,使得所述冷却进水腔的前端部与所述冷却回水腔的前端部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冷却进水腔的后端部用于接外部进水管;
其中,所述冷却回水腔的后端部用于接外部回水管;
其中,所述冷却外管与所述针身后段共同界定出隔热腔,所述隔热腔的内部容置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前端部向前穿过所述套体前段以延伸至所述针身前段的内部,所述吸引管的后端部用于接外部负压管。
作为一种水冷微波消融针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内管与所述冷却外管间具有冷却连接壁。
作为一种水冷微波消融针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连接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波消融装置,包含有,
外部进水管;
外部回水管;
外部负压管;以及,
前述提及的水冷微波消融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卡替(上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1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