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3659.6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翮;闫鸿静;曾姣;陈蓓婷;蒋绮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H1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物流 仓库 模块化 布局 系统 | ||
1.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倒“品”字型平面布局的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在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后方右、左两侧沿垂直方向平行布置;
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均采用单侧装卸货形式,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每层后侧均设置第一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每层右侧均设置第二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每层左侧均设置第三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3);各层第一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层的第二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2)和对应层的第三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3)连接,形成“U”型通道;相邻层的“U”型通道通过入口坡道(31)、出口坡道(32)相连接;所述入口坡道(31)、出口坡道(32)均为“直行坡道”,且设于“U”型通道的开口端;
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前侧设有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42),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和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的中间通道设置为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和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共用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均为大于等于3层的物流仓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的建筑总高度均不大于50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均为长方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靠近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一侧的长边布置所述第一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1),沿所述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另一侧的长边布置所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4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1)靠近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一侧为货运车辆装卸作业及常规通行场地、远离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一侧为通过性车辆通行通道;
所述第二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2)靠近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一侧为货运车辆装卸作业及常规通行场地、远离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一侧为通过性车辆通行通道;
所述第三室外装卸货场地及通道(23)靠近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一侧为货运车辆装卸作业及常规通行场地、远离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一侧为通过性车辆通行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坡道(31)、出口坡道(32)呈“X”型双向交叉式排列,所述入口坡道(31)、出口坡道(32)均采用单向双车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首层货运出入口(50)和二层及以上货运出入口分离设置;二层及以上货运入口(61)和二层及以上货运出口(62)分离相向布置;
货运车辆经入口坡道(31)或出口坡道(32)通达或驶离各层室外装卸货平台及通道时,均设置逆时针方向通行的环形交通流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层物流仓库(11)、第二高层物流仓库(12)、第三高层物流仓库(13)周围均设置环形消防车道(41),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42)同时兼做消防车道(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36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补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色环保印刷用油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