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3997.X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7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苑;蒋世用;钟宽;李影;王文华;吉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2/1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11323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示装置 气压 电池内部 外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 第一端 导通 壳体 连通 锂离子电池 表征电池 电池内压 壳体内部 气压状态 实时监控 密封性 电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所述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气压提示装置,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用于表征电池内的气压状态;单向导通通道,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导通方向由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向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导通。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通过设置气压提示装置和单向导通通道,电池内部的气体可通过单向导通通道进入气压提示装置中,但是气体不会反向流入到电池内部,保证气压提示装置在密封性不足的情况下,外界的气氛不会进入电池内部造成电池失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储能或者动力使用铝壳或者钢壳作为包装时,在遇到过充、高温、短路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电池很难马上做出自我保护的能力,导致安全失控,燃烧甚至爆炸。电池发生安全问题的时候,并不是瞬间就会发生,经常有隐患发生到酝酿爆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以铝壳电池为代表,最为明显的就是产气,电芯内部的气压的慢慢上升,直到气压导致盖板的反转片反转,甚至是防爆阀的开启,这些都是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盖板做出防止爆炸做出的反应,保证电池的伤害能力的降低。但是传统的盖板一般是破坏性的防爆设计,不能实时监控电池的内部气压,隐患一旦发生,产气无法直接表征出来,虽然有采用探测器检测气压的技术,但是探测器测试容易被电池内部电解液腐蚀从而失效,机械显示虽然优于探测器,但存在密封困难,容易导致外部气从气压表体进入电池内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外部气体容易进从气压表入电池内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气压提示装置,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用于表征电池内的气压状态;单向导通通道,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导通方向由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向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盖板,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提示装置包括:气压表,所述气压表密封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气压表的进气端与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气压表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壳体内的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导通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结构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压提示装置与所述单向导通通道之间,所述除湿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气体进行除湿。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装置内设置有分子筛。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还包括:警鸣结构,所述警鸣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警鸣结构与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连通,且在壳体内部气压到达预设压力时所述警鸣结构进行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材质采用铝壳或钢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气压提示装置,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用于表征电池内的气压状态;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的进气口位置处,所述除湿装置用于对进入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的气体进行除湿。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提示装置包括:气压表,所述气压表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除湿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压表的进气口位置处,所述气压表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壳体内的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装置为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3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