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耳精加工防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4215.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杨先勇;郭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加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涉及一种叉耳精加工防颤机构。该机构包括:台阶螺栓、4个垫圈组、与3个垫圈组对应的3个螺母;垫圈组包括锥面垫圈和球面垫圈,锥面垫圈的锥面和球面垫圈的球面贴靠。本实用新型解决夹持过程中易造成叉耳扭转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涉及一种叉耳精加工防颤机构。
背景技术
叉耳作为机加件中常常存在的种机构,其存在悬臂长,壁厚较薄,加工精度高等特点,因此机加过程中叉耳颤动比较严重,而常用的夹紧机构,由于夹持方向固定,夹持过程中易造成叉耳扭转变形,严重影响叉耳的加工精度,每次实际加工中急需种能够实现夹持,且夹持力的方向可随叉耳夹持面的变化而调节的种夹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夹持过程中易造成叉耳扭转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叉耳精加工防颤机构,包括:台阶螺栓、4个垫圈组、与3个垫圈组对应的3个螺母;垫圈组包括锥面垫圈和球面垫圈,锥面垫圈的锥面和球面垫圈的球面贴靠;
其中,锥面垫圈的中心孔穿过台阶螺栓的螺纹端,4个垫圈组中除3个垫圈组之外的垫圈组的锥面垫圈的平面端与台阶螺栓的六角头贴靠,3个垫圈组的锥面垫圈和对应的螺母贴靠;球面垫圈中心孔穿过台阶螺栓的螺纹端,球面垫圈的平面端贴靠零件叉耳的一侧面;台阶螺栓的螺纹端穿过零件叉耳的孔;
台阶螺栓的螺杆包括三级台阶,其中,零件叉耳中第一端紧固在一级台阶,零件叉耳中第二端紧固在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之间。
进一步的,台阶螺栓是六角头台阶螺栓。
进一步的,3个垫圈组中第一垫圈组和对应的螺母紧压在一级台阶上;3个垫圈组中第二垫圈和对应的螺母紧压在二级台阶上;3个垫圈组中第三垫圈组和对应的螺母紧压在三级台阶上;台阶沿级数增大,台阶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机构还包括:平面垫圈;平面垫圈压紧在第三垫圈组和零件叉耳之间。
进一步的,一级台阶的直径等于零件叉耳的孔直径减去间隙值。
进一步的,间隙值的取值在0.5-1mm之间。
进一步的,二级台阶的直径小于一级台阶上螺纹的内径,三级台阶的直径小于二级台阶上螺纹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一种耳精加工防颤机构解决零件叉耳精加工过程总变形的问题,通过采用六角头台阶螺栓,使得防颤机构整体操作过程简便快捷,此外通过采用球面垫圈与锥面垫圈的组合解决耳精加工防颤机构压紧零件的过程中由于零件两端平行度较差而引起的零件叉耳扭转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耳精加工防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耳精加工防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机构包括:六角头台阶螺栓1、锥面垫圈2、球面垫圈3、螺母4、螺母5、锥面垫圈6、球面垫圈7、垫圈8、螺母9、锥面垫圈10、球面垫圈11。
具体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
将锥面垫圈2中心孔穿过六角头台阶螺栓1的螺纹端,锥面垫圈2平面端与台阶螺栓1的六角头贴靠,再将球面垫圈3中心孔穿过六角头台阶螺栓1的螺纹端,然后将六角头台阶螺栓1的螺纹端穿过零件叉耳的孔。
将球面垫圈3,锥面垫圈2。螺母4依次穿过六角头台阶螺栓1的螺纹端,并通过螺母4压紧,此时要求球面垫圈3的平面端与零件贴靠,球面端与锥面垫圈2的锥面贴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4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接地去静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框架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