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取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5245.7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合信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70 | 分类号: | B29C49/70;B29C33/58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制具,公开了一种自动取料装置,包括框架和吸盘;所述框架其中一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框架远离连接柱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吸取产品的吸盘;所述每个吸盘均连接有一根真空气管;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多根用于喷洒脱模剂的脱模剂管;所述真空气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连接于真空装置;所述脱模剂管远离框架的一端连接于脱模剂喷射装置;所述真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真空泵;所述真空气管和脱模剂管固定在连接柱上。在取出产品后自动为模具喷涂脱模剂,提高产品脱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制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经过加热后由注塑机挤入模具内,经过吹塑冷却后形成塑料制品。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通常通过专用的工装制具从模具内将塑料制品取出。现有的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出现磨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更会导致产品脱模异常;出现产品脱模异常时,通常需要人工暂停吹塑机并将异常的产品取出,在模具上喷涂脱模剂,增加模具表面的顺滑度。目前人工处理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取料装置,取出产品后自动为模具喷涂脱模剂,提高产品脱模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取料装置,包括框架和吸盘;所述框架其中一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框架远离连接柱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吸取产品的吸盘;所述每个吸盘均连接有一根真空气管;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多根用于喷洒脱模剂的脱模剂管。根据产品的结构选择吸盘的位置和数量,方便吸取产品。
进一步的是:所述框架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框架通过连接柱与驱动机构连接。连接柱将框架连接到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运作,实现对框架的驱动,对产品的吸取以及脱模剂的喷涂。
进一步的是:所述真空气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连接于真空装置。真空装置通过真空气管为吸盘提供吸真空,从而将产品从模具上吸取到制具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脱模剂管远离框架的连接于脱模剂喷射装置。产品吸取到位后,框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改变位置,脱模剂管出口正对模具,向模具上喷涂脱模剂,提高产品脱模效率,减少产品对模具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是:所述真空气管和脱模剂管固定在连接柱上。真空气管和脱模剂管沿着连接柱布置,可以防止真空气管和脱模剂管在工作过程中缠绕到模具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取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取料装置主视图;
图3为抓取产品状态示意图;
图4为脱模剂喷涂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0、框架;110、连接柱;200、吸盘;210、真空气管;300、脱模剂管;410、一号模具;420、二号模具;5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取料装置,包括框架100和吸盘200;所述框架100其中一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连接柱110;所述框架100远离连接柱110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吸盘200;所述每个吸盘200均连接有一根真空气管210;所述框架100上还设置有若干根脱模剂管300。所述吸盘200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产品500的形状选择;吸盘200的一端用于吸取产品500,另一端用于固定在框架100上并与真空气管210连接;所述吸盘200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框架100上或者直接焊接在框架1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合信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合信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5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料筒头部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注塑机保温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