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及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6058.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朱华昌;赖吉健;陈卓;马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W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故障 断电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及其车辆,所述电路包括:MCU、SBC、关断路径电路、n个驱动芯片,其中,所述MCU,与所述SBC电性相连,所述MCU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均与所述关断路径电路电性相连;所述SBC,具有输入输出口,所述输入输出口与所述关断路径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关断路径电路,与所述MCU、SBC和n个驱动芯片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及其车辆能够防止车辆输出错误信息,确保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数目急剧增加,对于汽车本身的改善也在逐日提升,以更加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使用,改善人们的生活。
无论是电动汽车中的整车控制器(VCU,vehicle control unit)还是传统燃油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均是实现整车控制决策的核心电子控制单元,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运行可靠,则汽车安全性高。而一旦上述核心电子控制单元运行错误时,就会给驾乘者的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对上述VCU、ECU等核心电子控制单元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在出现故障时紧急关断其输出的错误信息,以保证其安全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的功能安全开发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均只有对电子控制单元整个功能安全架构方面的描述,例如,在出现故障时进行提示驾驶员。还没有对电子控制单元功能安全中紧急关断方面进行开发,即无法做到在电子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进行紧急关断其输出的错误信息,因此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从而导致用户体验性较差,而且无法保证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及其车辆,能够防止车辆输出错误信息,确保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其包括:MCU、SBC、关断路径电路、n个驱动芯片,其中,所述MCU,与所述SBC电性相连,所述MCU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均与所述关断路径电路电性相连;所述SBC,具有输入输出口,所述输入输出口与所述关断路径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关断路径电路,与所述MCU、SBC和n个驱动芯片电性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关断路径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至第n+5电阻、二极管、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SBC的输入输出口相连,还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相连,还与所述MCU的输出口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MCU的输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电源相连,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至第n+5电阻分别对应连接所述n个驱动芯片的对应使能引脚,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还通过第n+6电阻与所述MCU的输出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均是NMOS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关断路径电路还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n+7电阻,车辆故障时关断电路还包括m个驱动驱动芯片,所述m个驱动驱动芯片分别对应具有电源引脚,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通过第n+7电阻连接电源,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第n+7电阻与电源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m个驱动芯片的对应电源引脚,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相连,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6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