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8356.3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二氧化碳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属于呼吸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检测器、显示屏、进气口和出气口,该显示屏设置在检测器的正面,进气口和出气口开设在检测器左、右两侧的顶部,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为螺纹状的连接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套,每个螺纹连接套的一侧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且每个第一卡块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本方案通过对接块、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和连接片等结构的设计,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将从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上延伸出来的导管进行套接保护,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对导管造成挤压或者扭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体除血压、心电、体温以及呼吸之外的另一个生命体征,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波形图能够很好的反映人体的代谢、呼吸、循环以及麻醉等过程中生理状态的正常与否,因此,临床上将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程序;
依据传感器在气流中的位置不同,常用取样方法有两种:主流与侧孔取样。主流取样是将传感器连接在病人的气道内,优点是直接与气流接触,识别反应快,气道内分泌物或水蒸气对监测效果影响小,不丢失气体;侧孔取样是经取样管从气道内持续吸出部分气体作测定,传感器并不直接连接在通气回路中,且不增加回路的死腔量,不增加部件的重量。
无论是主流取样还是侧孔取样,检测装置上导管的安全性都极为重要,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如果导管受到外力的挤压或者扭曲,最终都会导致检测的结果受到误差,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并没有对导管进行相关的保护;因此,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具备可以有效的对导管进行保护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技术中,导管容易出现被挤压或者扭曲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显示屏、进气口和出气口,该显示屏设置在检测器的正面,进气口和出气口开设在检测器左、右两侧的顶部,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为螺纹状的连接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套,每个螺纹连接套的一侧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且每个第一卡块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每个连接片上均固定连接有铰链,每个第一卡块均通过连接片和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卡块,且每个第二卡块的右侧均开设有开槽,每个连接片与铰链均转动连接在开槽的内腔,所述第二卡块的左侧同样固定连接有连接片,且每个第二卡块均通过连接片和铰链固定连接有另一个第二卡块,且连接后的多个第二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左侧一体成型有螺纹连接头,本方案通过对接块、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和连接片等结构的设计,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将从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上延伸出来的导管进行套接保护,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对导管造成挤压或者扭曲,从而能够大大的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该设计能够实现长度的变化,可以将多个螺纹连接头与螺纹连接套进行连接,从而实现适配更长或者更短的导管,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技术中,导管容易出现被挤压或者扭曲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侧面的中部均横向固定连接有轴杆,每个轴杆的杆体上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胶合固定连接有一层橡胶垫;该橡胶垫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增加底座底部的摩擦力,从而使检测器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同时通过配合固定板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整个检测器进行稳固放置,同时可以使检测器整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翻转,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或者患者观察到显示屏上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磨损的五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