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井下移动式注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9421.4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勇;马宇飞;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郜廷伟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忻州市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井下 移动式 注浆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井下移动式注浆池,包括底支架、侧支架、底支板和侧支板,所述底支架包括下环形杆,下环形杆的圆心处设有中心盘,下环形杆与中心盘之间连接有若干径向支杆,径向支杆沿圆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底支板包括若干扇形板,扇形板与径向支杆、下环形杆和中心盘连接构成圆形的注浆池底;所述侧支架包括上环形杆和垂直支杆,垂直支杆垂直连接在上环形杆和下环形杆之间,所述侧支板包括若干弧形垂直板,弧形垂直板与上环形杆、下环形杆、垂直支杆连接构成环形的注浆池侧壁;所述上环形杆和下环形杆均由4根1/4圆的圆弧支杆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注浆池可以进行拆卸,转移后再进行组装,因此可以实现注浆池的移动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井下移动式注浆池。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过程中,在巷道进行顶板支护时,需要对岩层进行注浆加固。成型巷道在没有注浆加固的情况下极易被破坏,巷道变形速度加快,二次支护、巷道重修的几率增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砖混结构的固定式注浆池进行供浆,无法进行移动,在一个地点注浆加固完成后,固定式注浆池只能作废,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煤井下移动式注浆池,包括底支架、侧支架、底支板和侧支板,所述底支架包括下环形杆,下环形杆的圆心处设有中心盘,下环形杆与中心盘之间连接有若干径向支杆,径向支杆沿圆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底支板包括若干扇形板,扇形板与径向支杆、下环形杆和中心盘连接构成圆形的注浆池底;所述侧支架包括上环形杆和垂直支杆,垂直支杆垂直连接在上环形杆和下环形杆之间,所述侧支板包括若干弧形垂直板,弧形垂直板与上环形杆、下环形杆、垂直支杆连接构成环形的注浆池侧壁;所述上环形杆和下环形杆均由4根1/4圆的圆弧支杆连接构成;所述圆弧支杆、径向支杆、垂直支杆、弧形垂直板、扇形板和中心盘的各连接处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垂直板中的一块设有注浆出口和清水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支杆的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径向支杆和垂直支杆的截面形状为T形。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支杆、径向支杆和垂直支杆的连接处均粘接有橡胶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的圆心角为20-40度;所述弧形垂直板的底边长与扇形板的弧长一致;所述径向支杆与垂直支杆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注浆池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在一个地点注浆加固完成后,可以对注浆池进行拆卸,转移至另一地点进行组装,因此可以实现注浆池的移动重复利用。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式注浆池,本方案可以大幅节省注浆池的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环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径向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9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