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面取卡式的自助发卡充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0818.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颖;唐熙;吴贺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思朗方(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42 | 分类号: | G07F17/42;G06Q20/18;G06Q20/32;G06Q2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梅峰路82号蛇山小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卡 本实用新型 读卡器模块 一体化模块 通讯模块 自助发卡 侧面 卡口 金融支付模块 多应用场景 云端服务器 充值操作 充值装置 非接触卡 横向布置 结合集成 金融支付 壳体本体 人工干预 数据交互 智能终端 主控模块 回收 非接触 进卡口 卡式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面取卡式的自助发卡充值装置,其包括设有侧面发卡口的壳体本体,并内设有横向布置的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所述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的进卡口与所述侧面发卡口对接,用于进卡或出卡操作。所述自助发卡智能终端还包括有主控模块、读卡器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读卡器模块用于进行非接触卡识别及金融支付,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小巧,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安装布置,安装布置便利,结合集成非接触金融支付模块,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发卡或充值操作,实用性很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卡机以及卡充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面取卡式的自助发卡充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备金融支付以及自助发卡的终端,已经应用于很多场所,比如加油站的实名加油卡终端、交通卡发卡终端等,相对传统需要人工干预的发发卡方式,已经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发卡终端都体积很大,占地位置大,运输成本高且不易搬动。在部分区域空间位置有限时,无法安装布置使用。传统的发卡终端,也会内置有发卡机构,但发卡机构的出卡口一般是面向用户,在操作上比较方便,但会带来负面技术问题。由于发卡机构一般内置有发卡机构和回收卡机构,采用双马达进行移动卡位的移转,一般机构壳体长度较长,当出卡口正向用户时,其长度就直接变成发卡终端整机的厚度,结合其它部件的安装设置,传统的发卡终端整机的厚度就相对较厚,整个机子的体型偏大,比较笨重,在部分场合不适合使用。
申请号为201520097429.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会员卡自助发卡终端。该专利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身份证阅读器、出卡口等,通过识别身份证信息储存记录,并将个人信息与智能卡信息绑定,然后将智能卡发送到出卡口,可以更有效分配员工的工作。该专利与传统技术上的发卡机一样,将发卡口布置在正面,整个机子采用立柜式,体型大不易移动或者搬运;同时,该专利无法进行多方式的金融支付,更趋向于工作人员的辅助工具,无法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发卡或充值等实用性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便利的、体型小巧的、侧面取卡式的自助发卡充值装置,结合集成非接触金融支付模块,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发卡或充值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面取卡式的自助发卡充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助发卡智能终端包括设有侧面发卡口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所述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横向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中,所述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的进卡口与所述侧面发卡口对接,用于进卡或出卡操作。
所述自助发卡智能终端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读卡器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读卡器模块用于进行非接触卡识别及金融支付,并送至所述主控模块处理,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包括有卡栈、调卡组件、读卡组件以及发卡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设有多组检卡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发卡回收一体化模块内部设有用于卡位走位的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调卡组件还设置有旋转调节钮。
进一步地,所述自助发卡充值装置包括触摸显示一体屏,所述触摸显示一体屏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助发卡充值装置包括有二维码扫描器,所述二维码扫描器设有扫描头,设于所述壳体本体的正面,所述二维码扫描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正面上端区域设有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还设语音播放模块,所述语音播放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思朗方(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神思朗方(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0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