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首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1344.6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贺明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1/06 | 分类号: | B63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丁睿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首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首及船舶。船首包括:球鼻首、依次设在所述球鼻首上方的第一构造部和第二构造部;所述第一构造部的前端由下至上外飘,所述第二构造部的前端由下至上内收,且所述第一构造部至少部分位于水线以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船舶不能够满足即降低静水中低阻力航行,又能减少在风浪条件下航行阻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首及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快速性和耐波性是船舶重要的性能指标。快速性能决定船舶的油耗水平高低,直接与经济性挂钩;耐波性能决定了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特性以及船舶在风浪作用下维持其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两项指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船舶的性能优劣,快速性差的船舶航速低、油耗高;耐波性差的船舶在风浪中运动过于剧烈、船舶失速严重。
因此,如何提高船舶快速性和耐波性具有重要意义。船体线型是决定这两个性能最关键的因素。常规的船舶线型设计,一种是在水线处一直到最上层首楼甲板都是向船头方向倾斜的,从船宽方向上看,是从下往上逐渐变宽的,也就是说通常所说的外飘型的船首。水线以下的部分被认为是影响船舶阻力的重要部分,因此主要的设计优化都是针对水线以下部分,通常会设计球鼻首,用于减少船舶阻力,然而这些优化设计都是基于船舶在静水中航行时进行的,并不考虑在波浪中航行的阻力影响。如果船舶在波浪中航行,船首水线以上部分会遭受波浪的撞击,由于传统设计的船首水线以上采用外飘形式,这种形状会对入射的波浪产生过大的反射作用,波浪对船体的拍击作用严重,从而使船舶产生较大的阻力。
另一种是设计首部侧面轮廓向后倾,但是目前的侧面轮廓向后倾斜过大,导致上层建筑面积损失过大,很多设备布置困难。且上部线型仍然过于肥胖,大风浪时,波浪拍击线型仍然会比较严重。
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一种既能满足静水中低阻力航行,又能减少在风浪条件下航行阻力的船型,是对现有技术的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船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船舶不能够满足即降低静水中低阻力航行,又能减少在风浪条件下航行阻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首,包括:球鼻首、依次设在所述球鼻首上方的第一构造部和第二构造部;
所述第一构造部的前端由下至上外飘,所述第二构造部的前端由下至上内收,且所述第一构造部至少部分位于水线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造部前端的外飘部与水线的夹角为90-1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造部由下至上宽度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造部前端的内收部与水线的夹角为45-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造部的前端和所述第一构造部的前端的形成有用于穿过波浪的尖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造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构造部的高度比位于 3:1-1: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造部和第二构造部侧面轮廓均为折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造部的侧面轮廓向船身的一端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球鼻首上部前端内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具有如上所述的船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1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安装过程中调直对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松辊及带有该开松辊的开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