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1863.2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江林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B62B9/12;B62B9/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童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前脚组,前脚组通过下折叠关节与后脚组、下手把组连接,下手把组通过上折叠关节与上手把组连接,下手把组和前脚组之间设有座位组,下手把组通过铰接件与座位组连接,座位组上设有与前脚组和后脚组连接的连杆机构,通过控制上手把组上的开关机构解锁上折叠关节,再通过折叠上手把组带动联动装置实现下折叠关节解锁,通过折叠下把手组使相应连杆带动座位组、前脚组折叠,另外通过设置上折叠关节和下折叠关节内部设置弹性元件实现复位,相对于现有折叠童车采用复杂的机构或操作进行联动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童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童车。
【背景技术】
现在童车已成为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虽然市场上的童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的童车折叠结构复杂,零件繁多,使得童车折叠或展开时都需要进行繁琐的步骤,需要分别单独解锁各折叠装置才能实现童车的折叠动作,因此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童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童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童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脚组11,所述的前脚组11通过下折叠关节3与后脚组12、下手把组14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通过上折叠关节2与上手把组 15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和前脚组11之间设有座位组13,所述下手把组14通过铰接件141与座位组13连接。
所述座位组13上设有与前脚组11和后脚组12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转动杆45。
所述第一连杆41,前端与前脚组11中部铰接,后端与转动杆45 下端前部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42,上端与座位组13前端铰接,下端与前脚组11 上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43,上端、铰接件141和座位组13后端为三者同轴铰接,下端与转动杆45上端铰接。
所述转动杆45,上端与第三连杆43下端铰接,下端后部与后脚组12的中部铰接。
所述的上折叠关节2包括与下手把组14上端连接的折弯下枢接部21、及与上手把组15下端连接的折弯上枢接部22、及用于限制折弯下枢接部21和折弯上枢接部22两者相对转动的上折叠锁定机构。
所述的下折叠关节3包括与前脚组11上端连接的前脚枢接部31、及与后脚组12上端连接的后脚枢接部32、及与下手把组14下端连接的下手把枢接部33、及用于限制后脚枢接部32和下手把枢接部33 两者相对转动的下折叠锁定机构。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折叠关节2与下折叠关节3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下端的收车滑块38、及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 下端用于限制收车滑块38滑动的固定件381、及设置在折弯上枢接部22下端配合收车滑块38插入的收车滑槽322、及两端分别与收车滑块38和下折叠锁定机构连接的收车拉线39。
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折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与折弯上枢接部22之间的折弯驱动齿轮 23、及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与折弯驱动齿轮23之间的折弯从动齿轮24、及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与折弯从动齿轮24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25、及设置在折弯上枢接部22与折弯驱动齿轮23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27、及两端分别与折弯驱动齿轮23和上手把组15开关机构连接的折弯拉绳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江林,未经徐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1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轮毂网
- 下一篇:一种茶叶加工用的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