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干燥、寒冷、大风气候的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3949.9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晨;卢乾;姜宏军;李新宇;吴世勇;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2D15/00;C04B40/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干燥 寒冷 大风 气候 混凝土 保温 保湿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干燥、寒冷、大风气候的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具有保温隔湿层和吸水保湿层,保温隔湿层处在吸水保湿层的上方;保温隔湿层开设若干进水孔,对于进水孔,设置大小与其匹配的封孔块,所述封孔块能从进水孔移除和重新盖入进水孔。本发明能够对混凝土实现保湿保温,并可快速展开并回收,洒水和补充水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干燥、寒冷、大风气候条件下使用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的结构。主要适用于干燥、寒冷、大风气候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平层面养护,一般气候条件下也能适用。
背景技术
对于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冻融频繁、风力等级大等气候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了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需要对混凝土做好保温保湿养护工作。目前,混凝土的常规保温方法主要有:(1)草袋和草帘保温,但它们易燃烧起火,不耐用且受潮后容易腐烂,保温保湿效果较差。(2)湿砂保温,采用砂层保温,不仅砂层的摊铺以及回收耗时较长,保温效果也差,对混凝土施工干扰大。(3) 木丝板保温,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木丝板存在掩盖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和不易拆除等问题,且受潮后保温作用锐减。(4)保温被保温,保温被面料为尼龙防水编织布,芯料为闭孔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粒,吸水性小、导热系数低、容重小,芯料铺填均匀后缝合成被,但保温被受潮后保温作用下降。(5)泡沫塑料保温,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乙烯泡沫塑料板等,保温效果较好,但用于混凝土表面保温时,无法兼顾混凝土保湿。上述保温方法要么不具备保湿功能,要么保温材料受潮后保温效果锐减。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新的保温保湿结构及其材料,以保证混凝土在干燥、寒冷、大风气候条件下的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干燥、寒冷、大风气候的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可快速展开并回收,洒水和补充水方便简单,同时不影响保温保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燥、寒冷、大风地区的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温隔湿层和吸水保湿层,保温隔湿层处在吸水保湿层的上方;保温隔湿层开设若干进水孔,对于进水孔,设置大小与其匹配的封孔块,所述封孔块能从进水孔移除和重新盖入进水孔。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应用:
所述保温隔湿层采用橡塑海绵层和塑料薄膜,所述吸水保湿层采用吸水海绵,橡塑海绵层、塑料薄膜和吸水海绵依次粘结而成。所述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进水孔以下为吸水海绵。
所述保温保湿结构的单件宽度1m~2m,长度10m~20m。
橡塑海绵层厚度为2cm~4cm左右,吸水海绵层厚度为0.8~2cm左右;橡塑海绵层和吸水海绵层的总厚度在3cm~6cm左右。聚乙烯薄膜为1层,厚度0.6mm 左右。
橡塑海绵层选择卷材;所述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为能够收卷的毯式结构。
进水孔位于保温隔湿层较长方向的中轴线部位,直径为20~40cm,或20~40cm 见方。
所述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的封孔块能盖住进水孔,封孔块的外直径与进水孔直径刚好吻合。
封孔块包括内置吊钩的上固定板、下橡塑海绵层,上固定板、下橡塑海绵层粘结。封孔块重量较轻,可一人轻松移动。
上固定板可采用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厚5cm~8cm,下橡塑海绵层厚3cm ~5cm。
上固定板可采用钢板,钢板厚4cm~6cm,下橡塑海绵层厚3cm~5cm。
所述混凝土保温保湿结构进水孔设置间距为2m~4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3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