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蝇成虫活体诱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4389.9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花若晗;刘旭祥;季清娥;陈家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虫 活体 集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蝇成虫活体诱集装置,包括诱捕瓶、诱剂瓶,所述诱捕瓶、诱剂瓶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瓶,诱捕瓶、诱剂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底盘盖设在诱捕瓶的下端的开口端,所述底盘中部开设有通孔,诱剂瓶上端的开口端由通孔伸入诱捕瓶内,所述诱剂瓶上端盖设有筛网,诱捕瓶内悬挂有含有水的脱脂棉球,筒状瓶上端开设有若干进虫孔,底盘上侧面开设有用于放置饲料的凹槽,诱剂瓶上端设置有挂绳或挂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诱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可捕获野生条件下的实蝇成虫,提高实蝇在诱捕器内的存活率,并防止实蝇进入诱剂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蝇成虫活体诱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研究所用的实蝇均为实验室品系,但实蝇在长时间的室内饲养过程中很多生理生化指标均被弱化,与野生实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在开发新型诱剂时,需要进行大量室内实验,如果使用室内实蝇品系作为研究对象,将会限制研究成果的野外适用性。此外,实蝇防治中所使用的昆虫不育技术(SIT)需要定期收集野生雄虫与SIT品系的雌虫进行交配,从而强化子代雄虫的质量。
只有捕获野生条件下的实蝇成虫,才能进一步研究在复杂多变的野生条件下,这些实蝇成虫是如何面对农药、寄生蜂、天气等各种不利因素并得以成功存活,其各方面生物学指标是否发生变化从而适应野生环境。
传统的诱集瓶以诱杀实蝇为主要目的,当实蝇进入诱集瓶后,大部分会在诱集瓶内快速死亡,且部分实蝇会进入诱剂液中,导致诱剂液污染,从而影响诱捕效果。此外,传统收集野生实蝇方法主要是通过收集烂瓜烂果,将其放至室内待其羽化,但是,如何收集野生条件下的实蝇成虫,依然没有较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蝇成虫活体诱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实蝇成虫活体诱集装置,包括诱捕瓶、诱剂瓶,所述诱捕瓶、诱剂瓶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瓶,诱捕瓶、诱剂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底盘盖设在诱捕瓶的下端的开口端,所述底盘中部开设有通孔,诱剂瓶上端的开口端由通孔伸入诱捕瓶内,所述诱剂瓶上端盖设有筛网,诱捕瓶内悬挂有含有水的脱脂棉球,筒状瓶上端开设有若干进虫孔,底盘上侧面开设有用于放置饲料的凹槽,诱剂瓶上端设置有挂绳或挂杆。
进一步的,诱捕瓶内顶端中部安装有挂绳或挂钩,脱脂棉球安装在挂绳或挂钩下端,脱脂棉球安位于诱剂瓶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挂绳安装在诱捕瓶上侧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挂杆两端与诱捕瓶外周上端铰接。
进一步的,筛网为40目筛网。
进一步的,筛网包裹在诱剂瓶上端并经绑绳或皮筋固定。
进一步的,进虫孔为上的下小的锥形孔。
进一步的,诱捕瓶与底盘螺接。
进一步的,诱剂瓶与通孔螺接。
进一步的,诱剂瓶上部外周设置环状凸缘,通孔上的上端外周设置有容置环状凸缘的环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可捕获野生条件下的实蝇成虫,提高实蝇在诱捕器内的存活率,并防止实蝇进入诱剂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诱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捕瓶;2-底盘;3-诱剂瓶;4-筛网;5-环状凸缘;6-环槽;7-凹槽;8-进虫孔;9-挂绳;10-脱脂棉球;11-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4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瓦防水锁紧固定装置
- 下一篇:双承载循环牵引多跨索道跑车